12月14日,陳志蘭和老伴袁克勇拿起4個“孫女”的合影,回憶初識時的情形。 本報首席記者 劉青惠攝
????獲獎事跡????我市白堿灘區(qū)(克拉瑪依高新區(qū))居民陳志蘭一家連續(xù)14年資助4名少數(shù)民族貧困女孩求學,直到她們走上工作崗位。累計資助金額達10萬元。
??? 2020年11月,陳志蘭一家當選“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人物語錄
????“你們一定要上學,只有有了文化,才能改變命運!”
????“有困難不怕,跟奶奶說。只要奶奶在,不會讓你們失學。即使奶奶不在了,也有人管?!?/p>
????“孩子們,等你們學成了,一定要回新疆,一是要用雙手為家鄉(xiāng)發(fā)展助力,二是用你們的經(jīng)歷感染他人,讓更多女孩受教育?!?/p>
????她們初來乍到生活窘困時,她笑著對她們說:“別擔心,只要我在,一定會讓你們繼續(xù)上學!”
????她們學習受挫心神不寧時,她用當過教師的經(jīng)驗勉勵她們:“你們都很聰明,困難只是一時的,加油!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
????她們走到人生路口、感到迷茫時,她娓娓道出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為她們指明人生的前進方向。
????她們考入高校學有所成后,都按照她的囑托回到家鄉(xiāng),決心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家鄉(xiāng)面貌、回報家鄉(xiāng)人民。
????其實,她和她們非親非故,只因一次結(jié)緣,奶奶和“孫女”一段佳話就此展開,綿延了14年。
????結(jié)緣:
????一下多了4個“孫女”
????2006年的一天,白堿灘區(qū)(克拉瑪依高新區(qū))金龍鎮(zhèn)居民陳志蘭在《克拉瑪依日報》上看到了這樣一組報道——一批疆內(nèi)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來到克拉瑪依市就讀疆內(nèi)初中班。這些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的孩子們學習十分刻苦,只是家境貧寒、生活窘迫。
????讀完了整組報道,陳志蘭被孩子們的求學精神所感動,她和家人商量,想盡自己的力量資助一兩名貧困生。
????在克拉瑪依日報社記者的聯(lián)系下,陳志蘭第一次見到了她們——來自和田地區(qū)的熱孜亞、阿依努爾、海茹麗妮薩,來自博樂市的扎依拉。
????熱孜亞是家里第三個女兒,父母生下她后就不想要她了,是姐姐養(yǎng)了她13年;
????扎依拉的爸爸以販羊為生,哥哥即將上大學,家里拿不出多余的錢供她上學;
????阿依努爾兩歲時奶奶就去世了,她從未感受過來自隔代的親情;
????海茹麗妮薩家里困難到連吃飯的錢都湊不出……
????看到慈祥和藹的陳志蘭來看自己,4個小姑娘忍不住紅了眼圈。
????孩子們渴望的眼神讓陳志蘭猶豫了。原計劃只資助一兩個孩子的她,怎么也舍不得丟下任何一個。
????老伴袁克勇看出了陳志蘭的心思,他輕輕地拍著她的手說:“都留下吧!”
????陳志蘭把孩子們緊緊摟在懷里說:“孩子們別哭,從今往后咱們就是一家人!”
????幫扶:
????再難也得幫助孩子
????從那天起,陳志蘭家一下子多了4個“孫女”。
????疆內(nèi)初中班的學費由克拉瑪依市政府承擔,孩子們最缺的是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每年開學時,她都會帶著4大包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換季衣服鞋子,提前給“孫女”們送到學校。到了放假時,她又準備好新衣新褲,讓“孫女”們高高興興地回家。
????有機會她就帶“孫女”們?nèi)曩I書、去公園轉(zhuǎn)轉(zhuǎn)、再吃一頓大餐,讓孩子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還記得那次選書時,海茹麗妮薩左手拿著一本小字典、右手拿著一本大字典,左看右看愛不釋手,最后,她依依不舍地放下了大字典,選擇了小的。
????這一切陳志蘭看在眼里,她問海茹麗妮薩:“怎么了,孩子?”“大字典太貴了!”小姑娘懂事的回答讓陳志蘭很是感動,她拉著海茹麗妮薩的手說:“孩子,對學習有幫助的書,再貴奶奶也給你買!”
????對“孫女”很大方的陳志蘭對自己卻很節(jié)儉。她是一名退休中學教師,老兩口的身體都不好,每個月固定的藥費就需要數(shù)千元。自從開始資助“孫女”們以后,她節(jié)約開支、能省就省——舍不得扔掉破了洞的床單和襪子,總是縫縫補補繼續(xù)使用;斷了的牙刷和衣架也被她細心地用膠布粘好再用。
????2009年,4個“孫女”即將初中畢業(yè),就要離開克拉瑪依,離開陳志蘭了。她想給“孫女”們每人織一條圍巾留個紀念。幾位好友聞訊送來了幾條圍巾,但陳志蘭堅持親手織就畢業(yè)禮物。
????那段時間,她每天戴著老花鏡坐在窗邊,一針一線地織圍巾。她患有腱鞘炎,手指活動時間稍長就疼。手指實在疼得厲害了,她就用溫水泡泡手、烤烤電,然后繼續(xù)織……一個月后,滿含著陳志蘭愛心的圍巾終于織好了。
????牽掛:
????遠隔千里溫暖人心
????陳志蘭織圍巾時并沒有想到,這份禮物會在“孫女”們的心中掀起怎樣的波瀾。
????此時,4個“孫女”沒有辜負陳志蘭的期望,紛紛考取了理想的內(nèi)地高中班學?!獰嶙蝸喛既×肃嵵莸谄咧袑W,扎依拉在博樂上高中,阿依努爾考取了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海茹麗妮薩考取了深圳市寶山區(qū)松崗中學。
????當已經(jīng)身在遠方的“孫女”們接到來自克拉瑪依的禮物,感受到雖然已經(jīng)離別卻仍然被奶奶所牽掛時,4個女孩和她們身邊的人都被這份大愛深深地感動了。
????阿依努爾在給陳志蘭的回信中說:“奶奶,您給我的圍巾,我一直都帶在身邊,這里是南方,雖然用不上這條圍巾,但我會一直珍藏著,我想等將來考取北方大學后再戴上它,感受您給我的溫暖?!?/p>
????海茹麗妮薩在回信中說:“謝謝您寄來的珍貴禮物。每當我學習累了,就拿出您的信看一看,頓時就有了精神。奶奶,有了您的鼓勵,學習再苦再累我都會堅持下去。”
????熱孜亞在回信中說:“奶奶,我把您幫助我們的事告訴了同學們,她們都羨慕我有您這么一個好奶奶?!?/p>
????扎依拉把陳志蘭資助她求學的事寫成了演講稿,走上講臺分享給全校同學,全校師生被扎依拉的故事所感動,校長專程讓班主任給陳志蘭打來電話表示敬意。
????被陳志蘭所感動的還有“孫女”們的家人。遙遠的距離并沒有阻隔他們的相聚,這幾年,陳志蘭夫婦去過“孫女”們的家,她們的家人也都陸續(xù)來克拉瑪依探望過陳志蘭。
????還記得扎依拉在一次不經(jīng)意的聊天里說過,父母想感謝陳志蘭,但是沒有路費無法成行,陳志蘭打算去博樂探望扎依拉的父母??粗龓サ臐M滿一車禮物,扎依拉的父母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扎依拉則抱著陳志蘭泣不成聲。
????阿依努爾的父親聽到陳志蘭“一定會資助孩子繼續(xù)讀書”的堅定承諾后,流著淚說:“感謝您,我的漢族好媽媽!您對孩子的恩情,我們?nèi)乙惠呑佣紩浽谛睦铩!?/p>
????陳志蘭拉著他的手說:“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的民族、也沒有血緣關(guān)系,但是我們都是中國人。只要孩子將來有出息,能為國家、為新疆做貢獻,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如果一定要感謝,你就感謝黨、感謝這個時代吧?!?/p>
????傳承:
????深受影響志報故鄉(xiāng)
????暑往寒來,陳志蘭和“孫女”們之間逐漸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每當遇到生活、學習、思想上的困難,“孫女”們總是先向奶奶求助;在跟奶奶的來信中,她們不但收獲了來自長輩的人生教導,還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
????又是4年過去了,“孫女”們都要從內(nèi)高班畢業(yè)了。陳志蘭和老伴商量后決定,只要能考上大學,就給孩子們配齊全部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再獎勵2000元,另外資助孩子們每個學期入學、返鄉(xiāng)的路費。陳志蘭還告訴“孫女”們:“日常遇到困難,隨時跟奶奶說,只要是正當?shù)男枨螅棠桃欢ㄙY助!”
????為此,她早就積攢下了一筆錢,并叮囑兒子:“萬一我和你爸哪天不在了,你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們上完大學!”
????上進懂事的“孫女”們沒有辜負陳志蘭的期待。她們?nèi)慷柬樌靥みM了高校的大門——阿依努爾考上了華東師范大學、熱孜亞考取了西南大學、海茹麗妮薩考入東南大學、扎依拉考入新疆師范大學。
????受奶奶的影響,4個“孫女”中,有3個選擇了教育作為終身職業(yè)。海茹麗妮薩則決定學醫(yī),好以自己的能力回報已年過七旬的陳志蘭。
????從2016年起,“孫女”們陸續(xù)畢業(yè)了。而今,作為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熱孜亞已經(jīng)成為和田市第五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澳棠叹褪俏业闹嘎访鳠?,當年她幫助了我,而今該我?guī)蛣e人了?!泵磕旰罴倨陂g,熱孜亞都會回村做支教義工。阿依努爾則在和田市第五小學任教,去年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扎依拉也成為博樂市第一幼兒園的幼兒教師,并加入“訪惠聚”工作隊駐村服務。
????在讀研究生的海茹麗妮薩跟陳志蘭商量,計劃明年3月考博繼續(xù)深造。陳志蘭高興地說:“想深造是好事,只要你愿意學,奶奶就繼續(xù)供!”
????整整14年間過去了,陳志蘭一家的資助之路仍在繼續(xù)。發(fā)生在陳志蘭和4個少數(shù)民族小姑娘之間的故事也在白堿灘區(qū)(克拉瑪依高新區(qū))廣為流傳。2020年11月,陳志蘭一家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成為我市唯一一家獲得此項榮譽的家庭。同時,陳志蘭還被提名為自治區(qū)第八次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
????許多人了解到陳志蘭一家的經(jīng)歷后,紛紛為她的義舉點贊:“你們多年來投入巨資、不求名利,只為幫扶4個少數(shù)民族女孩,讓她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這種精神值得所有克拉瑪依人學習!”
????陳志蘭對此卻十分平靜,她說:“當年,我陪伴支援石油工業(yè)的老伴來到克拉瑪依,大半輩子都生活在這里,不但深受老一輩石油人的影響,還對做好民族團結(jié)的重要性有切身體會。我們愿意數(shù)年如一日資助4個孩子,既是為了當年的那句承諾,也是為了幫助少數(shù)民族貧困學生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更是為了實現(xiàn)我們初來白堿灘定居時的心愿,那就是努力做文明的白堿灘人,盡我們的所能回報第二故鄉(xiāng)?!?/p>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建設是國家建設、社會建設的基礎(chǔ)工程。白堿灘區(qū)(克拉瑪依高新區(qū))上下把加強家庭文明建設作為推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載體,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不斷推進家庭文明建設規(guī)范化、制度化、常態(tài)化。隨著家庭文明建設持續(xù)深入開展,良好家風將推動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不斷提高國民素質(zhì)和社會文明程度,為白堿灘區(qū)(克拉瑪依高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