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手機(jī)短視頻”這種大眾傳媒方式流行之后,李燕和阿不力米提·阿斯木可有的玩了。通常的情況是——
????阿不力米提·阿斯木吃完早飯就溜達(dá)到李燕的蔬果店,36歲的李燕舉著手機(jī)和這個(gè)81歲的老漢面對屏幕一起唱首歌發(fā)到自己的抖音號(hào)“水果燕子”上,然后兩人就喜滋滋地看著點(diǎn)贊量不斷攀升。
????網(wǎng)友的留言越來越多:“人心換人心,就變成親人了”“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你身上真正看到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2013年,李燕從河南老家來到克拉瑪依市,在八一菜市場租了個(gè)小攤賣起了水果。
????有一天,一位老漢在其他水果攤上買了半個(gè)西瓜,路過李燕攤位時(shí)似乎想對李燕說點(diǎn)什么,但又不好意思開口。
????李燕對這位老人并不陌生,見過幾次他來購物——這是一位失去了兩只前臂的殘障人士。每次都把買好的物品掛在僅存的上臂上,上臂努力地前伸著掛住物品拿回家。這次也一樣。
????她就主動(dòng)打招呼:“叔叔,你是不是想吃西瓜???”
????“就是就是。”老漢忙不迭的回應(yīng)中透著對李燕善解人意的感激。
????李燕拿出一把小勺,抱著西瓜一勺一勺地喂給這位后來讓她費(fèi)了好大勁兒才記住的“阿不力米提·阿斯木”一長串名字的老漢。
????人和人成為朋友,與交往時(shí)間無關(guān),與年齡無關(guān),與民族也無關(guān)。“與人為善”和“珍惜滴水之恩”就是最好的粘合劑。
????從此,李燕和阿不力米提·阿斯木成為了朋友;李燕一家和阿不力米提·阿斯木一家也成為了朋友。
????果蔬零售生意很辛苦。每天天不亮,李燕夫婦就要去批發(fā)市場上貨,回到攤位就馬上要擇菜分類、碼放整齊,緊接著就開始了“銷售早高峰”。這一撥忙到喘不過氣的操作下來,就差不多到上午11時(shí)了。
????這時(shí),阿不力米提·阿斯木就準(zhǔn)時(shí)出現(xiàn)在攤位前了。他口袋里揣著熱騰騰的馕,催著李燕兩口子從自己口袋里掏出來趕緊吃:“再忙也不能耽誤吃飯,老了以后身體才能好?!?/p>
????到了中午,阿不力米提·阿斯木老伴兒做的拉條子或者抓飯就熟了。為了不讓老人家來回跑,兩口子就盡量換班去吃。
????兩家人互相扶助的日子平靜如水。這水,是溫泉那樣的水:涓涓細(xì)流、波瀾不驚,卻又那么溫暖綿長。
????漸漸地,李燕有了些積蓄,于是把攤位搬到了城東市場,盤下了一個(gè)店面,“因?yàn)槭迨寮易〖t旗民主社區(qū),這里離叔叔家只有500米。他年齡大了,我們不想讓他老跑那么遠(yuǎn)?!?/p>
????來克拉瑪依之初,李燕夫婦并沒打算在這座小城長住。但是,因?yàn)檎J(rèn)識(shí)了阿不力米提·阿斯木一家,他們對這座城市有了家鄉(xiāng)的感覺。
????去年,他們在克拉瑪依買房了。“我們決定了,就在克拉瑪依安家了!”李燕在手機(jī)短視頻上宣布。
????1月初,阿不力米提·阿斯木在新聞上看到“為了控制疫情,非必要不回鄉(xiāng)”的倡議之后可高興了:“你們要聽黨的話,今年就在我家過年!”
????現(xiàn)在,李燕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成為“網(wǎng)紅”:“因?yàn)槲覀兒褪迨逡患揖褪敲褡鍒F(tuán)結(jié)一家親,我想讓新疆人民都像我們這樣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