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推荐国产一区,亚洲午夜福利片,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呦,亚洲成在线a

    <s id="7y44v"></s>
    <legend id="7y44v"><abbr id="7y44v"><thead id="7y44v"></thead></abbr></legend>

      1. <legend id="7y44v"><u id="7y44v"><blockquote id="7y44v"></blockquote></u></legend>
        <sup id="7y44v"></sup>

        克拉瑪依網(wǎng)
        新聞 > 本地新聞
        陶友勝:油田發(fā)展需要我們
        楊藝佩杉

        ????人物簡歷

        ????陶友勝,1935年9月13日出生于江蘇。1955年入伍;1960年3月轉(zhuǎn)業(yè)到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大隊;1965年進入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藝研究所;1993年退休。

        ????陶友勝說:

        ????●部隊領(lǐng)導(dǎo)問我愿不愿意去?我說:“愿意!只要能為國家做貢獻,我就去!”接到命令的當天下午,我穿著軍裝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車。

        ????●有人忍受不了艱苦想走,我就勸他們:“國家現(xiàn)在需要我們,我們走了,誰來建設(shè)油田?”從踏進新疆起,我就再也沒想過要離開,因為油田的發(fā)展需要我們。

        ????●參加合影的人很多,我們新疆代表團站在了毛主席的右斜后方?,F(xiàn)在,這張珍貴的照片已經(jīng)有些模糊了,但我依然珍藏著,是我家的傳家寶。

        ????2021年10月21日,在克拉瑪依生日來臨之際,陶友勝老人向記者講述了自己扎根新疆60載的故事,他說——

        ????再苦我也要堅持下去

        ????1955年,我20歲。一天,我們村支書在開動員大會時說:“當解放軍好!大家要積極報名!”

        ????我是烈士的后代,繼承父親的遺志是我的心愿,于是,我立即去征兵處報了名。

        ????入伍后,我被分配到浙江舟山群島守海防,在那里一守就是4年。1960年3月,我從南京軍區(qū)退伍。那時國家缺石油,需要我們?nèi)ラ_發(fā)建設(shè)油田。

        ????部隊領(lǐng)導(dǎo)問我:“愿不愿意去新疆?”我說:“愿意!只要能為國家做貢獻,我就去干!”

        ????接到命令的當天下午,我穿著軍裝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車。

        ????說是火車,其實就是拉牛羊的“悶罐子”,里面臭氣熏天。但隨著火車緩緩前進,在“悶罐子”里呆久了,也就習(xí)慣了這股味道。

        ????火車走了幾天,外面的景色從郁郁蔥蔥的綠色漸漸變成了荒涼的土色。我看著窗外荒蕪的戈壁灘,在心中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新疆建設(shè)好,不辜負黨和國家交付給我們的使命。

        ????一個星期后,我們從火車換乘大卡車,一路經(jīng)歷風(fēng)吹雨淋,最后到達了目的地——新疆克拉瑪依市白堿灘躍進新村。我被分配到了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大隊采油四隊當上了一名采油工。

        ????那時的條件十分艱苦,我們住的是最簡陋的土坯房,房頂是一層糊了泥巴的蘆葦席,房里是上下鋪共住著8個人。

        ????當時正處在國家困難時期,糧食也很緊張,我們每人每月只有38斤半的口糧,平均下來,每天只有兩頓飯吃,一頓飯兩個饅頭,蔬菜就是土豆、蘿卜、大白菜。

        ????最困難時我們連吃的都很難保證,我一天工作8個小時,要巡檢4口探井,一趟跑下來要兩個多小時,體力消耗很大。有時自己帶的饅頭吃完了,就喝鹽水充饑;一天定量供應(yīng)的水喝完了,就喝井場上漂著原油油花的地底水,好幾次,我因為喝了油花水還拉了肚子。

        ????無論條件如何艱苦,我也沒有動過回老家的念頭。當時,有人忍受不了想走,我勸他們:“國家現(xiàn)在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走了,誰來建設(shè)油田……”

        ????從踏進新疆起,我就再也沒想過要離開,因為油田的發(fā)展建設(shè)需要我們。

        ????我成了技術(shù)革新能手

        ????1962年,因為工作踏實、肯吃苦、肯鉆研,我被選為崗位長,帶領(lǐng)著十幾名隊員一起跑井。

        ????為了增產(chǎn)保產(chǎn),領(lǐng)導(dǎo)把隊里最難管的4口探井分給了我們。這4口井產(chǎn)量不穩(wěn)、壓力不穩(wěn)、油氣不穩(wěn),還經(jīng)常跑、冒、滴、漏,工作環(huán)境也很艱苦。

        ????為了攻克這些難題,我吃住在井場,把自己當成探井“醫(yī)生”,天天守著這4口井。沒事我就琢磨,它們到底有什么問題?

        ????那幾天,我輪流在這4口井旁轉(zhuǎn)悠,一會兒黑乎乎的油冒出來了,一會兒地底水又漏了出來……井出了問題,井場上又沒有新零件,也沒有車,我只能徒步往返1個多小時,到大隊倉庫領(lǐng)了材料再修理。

        ????在井場的“地窩子”里吃了幾天沙子后,我終于有了收獲。由于當時工作方式比較簡單,沒有標準化的工作制度,所以在操作時,有些人不慎將工具掉落井下,導(dǎo)致井底出現(xiàn)堵塞,影響了油井正常生產(chǎn);有的探井在作業(yè)過程中會產(chǎn)生蠟,管柱升到地面后,隨著氣溫降低,蠟會自然凝結(jié)在管壁上,時間久了也會導(dǎo)致生產(chǎn)效率下降。

        ????我向領(lǐng)導(dǎo)做了匯報,并提出制定交接班制度和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這樣,井場生產(chǎn)才能有條不紊,員工才能管理好。

        ????聽到我的建議后,有不少人認為我多此一舉,他們覺得,整這么多條條框框干啥?可那時我沒心思管別人怎么想,我只想盡快解決問題,把產(chǎn)量提上去。

        ????我把自己管理的編號為“110”的探井作為試驗對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改造后,這口井的老毛病全都解決了,產(chǎn)量也從原來的28噸左右上升到36噸,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也提高了。

        ????一來二去的,我的名聲就傳了出去。為了在全局采油大隊推廣我的經(jīng)驗,新疆石油管理局領(lǐng)導(dǎo)帶著我到各個單位去作報告。

        ????因為我的建議和經(jīng)驗,把當時整個油田生產(chǎn)管理水平提升了一個臺階,使各項工作朝著更科學(xué)、更規(guī)范、更合理的方向發(fā)展。那一年,我被評選為新疆石油管理局油井風(fēng)險能手。

        ????我在北京見到毛主席

        ????我這輩子也沒想到,我能見到毛主席。

        ????1964年8月,自治區(qū)成立了新疆少數(shù)民族青年學(xué)習(xí)參觀團,我作為克拉瑪依市的唯一代表,跟隨代表團前往北京參加“十一”國慶活動,并將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

        ????出發(fā)前,想到能去北京看見天安門和毛主席,我很激動。我找出了最干凈的一套制服,前往烏魯木齊市和代表團會合。

        ????到了烏魯木齊后,由自治區(qū)烏市團委帶隊,帶著我們坐火車。一路經(jīng)過蘭州、西安、延安等地,一是讓大家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另一個任務(wù)就是去學(xué)習(xí)這些地方優(yōu)秀企業(yè)的先進制度和技術(shù),為我們新疆油田事業(yè)的發(fā)展積累一些經(jīng)驗。

        ????9月底,我們一行人到達北京?;顒忧耙煌?,我躺在賓館的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一想到天亮了就能看見毛主席,哪里還有睡意。

        ????10月1日,慶典活動開始后,我們新疆代表團被分在了天安門廣場觀禮臺的東面就座。毛主席出來了,大家都站了起來激動地揮舞著帽子,我也跟隨著人群朝著主席站著的方向大喊:“毛主席萬歲!”

        ????10月5日,毛主席和此次參加慶典活動的所有代表團合影留念。

        ????當時,參加合影的人很多,我們新疆代表團站在了毛主席的右斜后方。雖然離得有些遠,但我還是遙遙看見了主席的面龐。

        ????這張珍貴的照片由北京照相館拍攝,現(xiàn)在雖然有些模糊了,但我依然珍藏著,是我家的傳家寶。

        ????我們這一輩石油人見證了克拉瑪依的發(fā)展與繁榮,也深刻體會到了建設(shè)一座城市的不易。如今,我們的生活幸福安定,我也希望年輕一代的克拉瑪依人還能繼承我們能吃苦、肯擔(dān)當?shù)木?,把我們的城市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

        時間:2021-10-29    來源:克拉瑪依日報
        返回
        Copyright ? 1zz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瑪依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