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李子亮,出生于1941年,今年80歲,湖南祁東縣人。1958年參加工作,1962年11月到克拉瑪依,先后在克拉瑪依石化公司(原克拉瑪依煉油廠)、克拉瑪依市第十四小學工作,1997年退休。
????李子亮說:
????●住進地窩子的第一個晚上,室外氣溫零下30℃,外面大風呼呼地刮,屋子內(nèi)小風亂竄,我穿著棉衣棉褲,蓋了兩層棉被,還是被凍得瑟瑟發(fā)抖,整夜無法入睡。
????●卸第五十袋水泥的時候,我已經(jīng)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實在太渴了,捧起地上的雪往嘴里送。雪水浸潤了我干燥的喉嚨和嘴唇,冰冰涼涼的……稍事休息后,我繼續(xù)扛水泥袋。
????●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疲憊不堪的我們終于將糞便塊全部裝上拖拉機,送到附近的農(nóng)場。那天,我們不僅錯過了打開水的時間,只能用冷水洗臉、洗衣服,也錯過了食堂開飯的時間,“大年三十到食堂吃頓好的”的愿望落空了。
????一轉眼,李子亮已經(jīng)在克拉瑪依工作生活了近60年,見證了克拉瑪依從沒有草、沒有樹,連鳥兒也不飛的地方,變成了綠樹成蔭、交通便利的文明城市,他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高興。自豪的是,他參與了這座城市的建設;高興的是,這里變成了宜居城市。
????近日,本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李子亮,他講述了和同事艱苦創(chuàng)業(yè)時那些難忘的經(jīng)歷。他說——
????水里竟有油氣味
????1962年11月5日,我和伙伴們坐上帆布蓬的卡車,走了兩天兩夜的土路,從新源縣鋼鐵廠來到了克拉瑪依煉油廠。
????一下車,滿眼望去一片“戈壁黃”,沒有一棵樹一點綠意,刺骨的寒風,像針一樣扎進皮膚……這時我才真正理解了來之前朋友對我說的這句話:“克拉瑪依是個連鳥兒都不飛的戈壁灘,冬天特別冷。”
????很快,我們被安排進了“宿舍”。
????這“宿舍”就是如今大家在克拉瑪依博物館看到的地窩子,但當時我們住的地窩子的條件可比大家看到的還差。
????當年的地窩子,一間可住12個人,床是用泥土砌成的,左右各一排,每排睡6個人。為了保暖,地窩子的門上掛著厚厚的棉布門簾,用來遮擋風雪;地窩子里的鐵爐子除了可以用來燒水,還可以當取暖器,讓屋里暖和一點。
????住進地窩子的第一個晚上,室外氣溫零下30℃,外面大風呼呼地刮,屋子內(nèi)小風亂竄,我穿著棉衣棉褲,蓋了兩層棉被,還是被凍得瑟瑟發(fā)抖,整夜無法入睡。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天早上,風停了,太陽升起來了,暖和了很多。我想洗把臉,可是洗臉桶里空空如也,我只好和舍友一起去挑水。
????當時,整個煉油廠廠區(qū)只有一個接水的井口,離我們住的地方有200米遠。也許有的人會說200米不算遠,但是在那個條件艱苦、氣候惡劣的年代,冬天出去挑一趟水回來,我的手腳就能被凍麻木。
????“肩挑手提的,還這么冷,真是太苦了?!蔽腋嵊驯г蛊饋?。
????“這不算辛苦,等你慢慢習慣就好了。”看著我那雙被凍得紅腫的手,舍友給我端上一杯熱水。
????我剛喝了一口,立馬就吐出來了,這水是什么味???我問舍友:“水是不是有股怪味?”
????“你說的怪味是油氣味。這里沒有干凈的水桶,我們都是把油田生產(chǎn)用完的油氣桶回收洗干凈以后當水桶用,所以水會有一股油氣味……”舍友這樣解釋道。末了,他再次強調了那句話:“等你慢慢習慣就好了……”
????想著發(fā)糕干勁足
????舍友說得對,肩挑手提、挨凍都不算辛苦。
????來克拉瑪依之后,我被分配到煉油廠材料庫,主要負責把水泥、鋼管、紅磚等生產(chǎn)材料從市區(qū)供應站運到煉油廠材料庫,再從材料庫送到生產(chǎn)車間。
????1962年12月初,我才到材料庫不久,煉油廠拉來了800袋水泥,我和同事當天必須把這些水泥卸完。
????當時,材料庫只有我和另外兩個伙伴,我們粗算了一下,平均每人至少要裝卸266袋。一袋水泥重50公斤,天空還飄著鵝毛大雪,我們得干到什么時候?
????1袋、10袋、20袋、30袋……卸到第五十袋的時候,我已經(jīng)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屁股癱坐在了地上。
????我實在太渴了,捧起地上的雪往嘴里送。雪水浸潤了我干燥的喉嚨和嘴唇,冰冰涼涼的……稍事休息后,我繼續(xù)扛水泥。
????當活兒干到一半的時候,風雪越來越大,我們幾個大聲咳起來。實在冷得受不了了,有同伴提議去材料庫暖暖身子再回來干。
????到了暖和的材料庫,我們才發(fā)現(xiàn),大家的臉上、身上全是水泥灰。因為沒有戴口罩,水泥灰隨著呼吸進入了身體,我們才會不停地咳嗽。
????為了相互鼓勁,我們每卸一袋水泥,就報一個數(shù)字。就在我們又餓又冷時,帶隊路過的廠長大聲喊了一句:“同志們,加油啊,晚上食堂有好吃的,玉米發(fā)糕?!?/p>
????聽到晚上能吃上玉米發(fā)糕,我們又充滿了干勁兒:“晚上有好吃的,趕緊干完活兒去搶發(fā)糕!”就這樣,我們咬著牙,終于把800袋水泥卸完了。
????后來,經(jīng)過多次磨煉,搬卸幾百袋甚至上千袋水泥對我們來說,都是小事情了。
????搬運工這項工作,我一干就是10多年,裝卸搬運了多少袋水泥、多少噸鋼鐵、多少噸化工材料,已經(jīng)數(shù)不清了。
????大年三十挖廁所
????那些年,一到冬天,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那就是“廁所活兒”。
????1963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我干完廠里的活兒準備回地窩子的時候,廠長喊了一句:“廁所的糞便堆積成山了,大家趕快到廁所集合,清理糞便!”
????“難道這里沒有專人清理廁所?”我很詫異地問。
????廠長解釋說:“清理廁所是大家的事,每名員工都要參加?!?/p>
????于是,我們拿上鐵鍬、十字鎬等工具來到廁所。
????到了廁所,我們發(fā)現(xiàn)糞便凍在一起堆成了小山。從沒見過這場面的我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先用十字鎬挖開,再用鐵鍬鏟出來?!闭f完,廠長帶頭跳進兩米深的廁所糞池。糞便山被一點一點地挖開,一股股臭味散發(fā)出來……
????就這樣,在臭氣熏天的深坑里,大家挖的挖,鏟的鏟,不斷有糞點濺到身上、手上、臉上……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疲憊不堪的我們終于將糞便塊全部裝上拖拉機,送到附近的農(nóng)場。
????那天,我們不僅錯過了打開水的時間,只能用冷水洗臉、洗衣服,也錯過了食堂開飯的時間,“大年三十到食堂吃頓好的”的愿望落空了。
????直到1970年,克拉瑪依開始建設水沖式廁所,我們才不用干清理廁所的活兒了。
????后來,隨著克拉瑪依油田的發(fā)展,這里種了樹,修了公路,蓋起了樓房,興建了商場、公園、醫(yī)院和學校,那些臟活兒、苦活兒、累活兒漸漸少了。
????如今,我已在克拉瑪依工作生活了近60年,現(xiàn)在的克拉瑪依高樓林立,綠樹成蔭,碧水穿城,生活在這里,我覺得很幸福、很驕傲,因為我們是這座城市的建設者,也是這座城市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