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阿米娜·吾守爾,82歲。1956年畢業(yè)于烏魯木齊市第二女子中學(師范學校),同年9月,被分配到獨山子技工學校任教。先后在獨山子技工學校、克拉瑪依技工學校、市教育局、市第四小學工作,1992年光榮退休。
????阿米娜·吾守爾說:
????●領上工資,我直接從獨山子跑到烏蘇的集市,給孩子們買了棉衣、棉褲和棉鞋,最后花得一分不剩。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我心里無比幸福。
????●大家一起上山背礦石,每天都有女同志累哭,男同事就用歌聲安慰我們。在他們嘹亮的歌聲里,我們擦干眼淚繼續(xù)干。
????●我的青春獻給了我熱愛的事業(yè),我的榮光全部留在了每一個教過的孩子心里,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感到非常幸福。
????2021年12月的一個下午,82歲的退休老教師阿米娜·吾守爾坐在窗前,一抹暖暖的陽光灑落在她的身上,阿米娜·吾守爾又回憶起了年輕時的歲月,那一刻,她臉上洋溢著優(yōu)雅又恬靜的笑容。
????“這輩子,我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的青春獻給了我熱愛的事業(yè),我的榮光全部留在了每一個教過的孩子心里,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感到非常幸福?!卑⒚啄取の崾貭栒f。
????阿米娜·吾守爾向記者講述了她的故事。她說——
????為學生花光工資
????1956年,獨山子的冬天特別冷。
????當我推開教室的門,看到40多張?zhí)煺娴男δ槙r,瞬間感受到一陣暖意。那是我第一天上班,在獨山子石油技工學校,教語文和物理。
????那個班里的孩子全部來自南疆,家里都很貧窮。我的學生中,年齡最大的20多歲,已為人父母;年齡最小的只有12歲,還一臉的稚氣。
????很快我便發(fā)現(xiàn),我的學生中,有的穿著棉花幾乎漏光的破棉衣來上學,薄薄的一層根本無法御寒;有的棉鞋破了,腳指頭露在外面;還有的沒有手套,凍得通紅的雙手蜷縮進袖口里……我從心底里心疼這些孩子,總想著能幫幫他們。
????終于,我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共58元。
????我心里別提有多激動,在當時,這算是一筆巨款。那個年代,買件棉衣需要5元左右,買雙襪子3毛錢、一雙皮鞋4元左右,我一個月的伙食費大約30元。
????領上工資,我一分鐘都沒耽擱,直接從獨山子跑到烏蘇的集市,給孩子們買了一堆棉衣、棉褲和棉鞋,最后花得一分不剩。
????那是我工作以來最高興的一天,雖然工資一下花了個精光,但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我內(nèi)心無比幸福。
????那時,學生們稱呼男老師為“先生”,稱呼女老師為“夫人”。
????“夫人,這句話用普通話怎么說?”“夫人,這個專業(yè)詞語該怎么翻譯?”……
????孩子們因為普通話說得不好,為了讓他們能聽懂,我每天坐在教室里陪著他們學習。除了上自己的課,在其他的課上,我是孩子們的翻譯。
????沙子是必備佐料
????上世紀50年代的克拉瑪依是沒有水,沒有草,連鳥兒也不飛的茫茫戈壁。
????為了配合油田開發(fā)建設,1958年冬天,獨山子技工學校號召全體師生為鉆井隊修路。那時候要修的路并不是現(xiàn)在的柏油馬路,而是石子路。
????修路用的砂石子是靠人用鐵鍬一鏟一鏟地裝上車,再卸下來。男同志干一天都累得不行,女同志就更累了。我是學校里第一個報名的,很快,我就和同事們一起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重體力勞動。
????現(xiàn)在的年輕人根本無法想象當時條件有多艱苦,學校給我們搭了兩頂帳篷,一頂是女生宿舍,另一頂是男生宿舍。
????當時,我們二十幾個女生住在一起,由于長時間不能洗澡,味道特難聞,但大家相互不嫌棄,每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講故事,累并快樂著。那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時光。
????那些年,克拉瑪依的風沙很大,隔三差五會刮一場大風。在茫茫戈壁上,無任何遮擋物,我們住的帳篷經(jīng)常被吹飛。討厭的風沙無孔不入,食堂的飯菜里,沙子是必有的“佐料”。夾雜著沙子的飯菜吃到嘴里,硌得牙生疼。
????4個月下來,大家對這種“石子拌飯”的日子都習以為常了?,F(xiàn)在,我雖然能把它當做笑話講給家人聽,但當時那種苦不會輕易忘掉。
????狂風大作時,溫度也會下降,很多人手腳被凍傷過。就連我們吃飯、用水也成了大難題。沒有水,我們的生活也非常艱難。每天除了保證喝的水以外,其他生活用水幾乎很少,更別提洗澡了。
????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我們?nèi)熒刻炜乘笏蟛?、挖土、翻地、搬運石料,再鋪路,不論男女,大家都干一樣的活,名副其實地實現(xiàn)了“婦女能頂半邊天”。
????4個月后,一條筆直的石子路修好了。
????我們用實際行動為克拉瑪依油田發(fā)展建設貢獻了力量,我感到很自豪。
????住在冰冷的羊圈
????母羊生小羊羔的“產(chǎn)房”你見過嗎?我不僅見過,還睡過。
????在艱苦的歲月里,能睡在母羊的“產(chǎn)房”里也是很幸運的,至少四面有墻、地上還墊著厚厚的草。
????1961年,我工作的學?!毶阶蛹脊W校和克拉瑪依技工學校合并辦學,學校搬遷至克拉瑪依,我也跟著來到了克拉瑪依區(qū)生活。
????上世紀60年代的克拉瑪依正是油田擴大建設時期,學校再一次號召師生去修路,地點在百口泉采油廠附近。
????我身高1.73米,算是女同志里的大個子,再加上還沒有孩子,當仁不讓的我成了修路隊里唯一的女老師。
????那時在外探區(qū)的住宿條件有限,根本沒有條件為一個女同志單獨安排宿舍,我被安排和其他男老師們住在一起。宿舍有兩間房,我住里間,每天晚上上廁所時必須穿過男老師的房間,特別不方便。
????后來,學校領導照顧我,給我安排了一個“單間”,就是一個為母羊生產(chǎn)準備的羊圈。
????“和羊住一起,你不介意吧?”負責的老師問我。
????“能有個獨立空間,我簡直太知足了?!焙芸煳揖桶徇^去了。
????12月的克拉瑪依,天寒地凍。有一天,我凍得整晚無法入睡,忍不住哭了。男同事知道后,給我送來了棉衣,但我還是冷得睡不著。
????直到一周后,有幾位男老師來到我“房間”發(fā)現(xiàn):因為滲水,我的床下結了厚厚的一層冰。他們這才知道,那一周我一直睡在冰窖里。于是,我不得不再次搬回男教師的宿舍。
????那段日子,為了避免上廁所引起尷尬,我每天盡量少喝水,嘴上全是干皮。
????擦干眼淚繼續(xù)干
????“大煉鋼鐵”這個詞對年輕人來說是歷史,但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1959年冬天,學校響應國家號召,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煉鋼鐵運動。在烏魯木齊附近煉鐵時,我們住在山下的窯洞里。
????烏魯木齊的冬天很冷,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晚上我穿著氈靴、裹著厚厚的大衣睡覺,但冷風從四面八方涌進來直往骨頭縫里鉆,凍得我們直打哆嗦。
????當時和我們一起煉鐵的還有一個孕婦,她懷孕7個月了,肚子挺得老高。晚上睡覺時,我們就擠在一起,讓孕婦睡中間,幫她抵御寒風。
????有一次,一個女孩凍得實在受不了,她起來去爐邊烤火。可是烤著烤著就睡著了,衣服被點燃,幸好被我們及時發(fā)現(xiàn)。
????和修路相比,煉鐵對于女同志來說是在挑戰(zhàn)身體極限。找礦、選礦、挖礦、造爐……每一道工序都是極重的體力活。我們女同志負責相對容易的挖煉鐵爐工作。
????那時,挖煉鐵爐設備非常原始,我們用筐子把人吊下去,把挖出的泥土和石頭裝進筐里,再吊上來倒掉。
????就這樣,一筐接著一筐,我們硬生生挖出了一個20米深的小煉爐。
????大家一起上山背礦石,每天都有女同志累哭,男同事們就用歌聲安慰我們。在他們嘹亮的歌聲里,我們擦干眼淚繼續(xù)干。
????在當時,就算再累我們也會堅持,因為辛苦付出的過程中,我們能吃到肉。
????能吃到肉是無比幸福的事。每次,把肉片放進嘴里,我都要慢慢地嚼幾十下,細細品味肉汁回旋在口齒間的美味。一塊肉有時候都嚼成了渣子,我仍然舍不得咽下去。
????現(xiàn)在,我經(jīng)?;貞涀约耗贻p時候的歲月,有時也會翻看自己那一摞厚厚的獎狀和證書,那是一段美好的歲月。我始終覺得,自己的青春和榮光早已印刻在了那些我教過的孩子們的心里。
????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師,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我感到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