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相距3300多公里的“團圓行動”
????苦苦守望21年后,四川雅安市漢源縣的王富夫婦終于在2021年8月盼回了失散的兒子王坤。幫助這家人實現(xiàn)“團圓夢”的,是距雅安市3300多公里的克拉瑪依市公安局民警。本著堅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市公安局堅守初心使命,深入推進“團圓行動”專項工作,通過比對海量信息,抓住蛛絲馬跡按圖索驥,再難再苦也不言放棄,讓從未到過克拉瑪依的王富夫婦永遠記住了克拉瑪依對他們的一份恩情。(見《克拉瑪依日報》2021年9月8日A09版)
????我依舊清晰地記得,2021年9月,四川省漢源縣居民王富(化名)在電話里,一遍又一遍地大聲講:“兒子找到了,找到了,感謝克拉瑪依警方!”。王富的兒子王坤(化名)說:“我來過克拉瑪依兩次,每次時間不長,甚至連市區(qū)都沒怎么去過,但那里的警方幫我找到了父母……”
????采寫《相距3300多公里的“團圓行動”》這篇稿件,讓我對“善意能創(chuàng)造奇跡”有了更深的思索與體會——如果我們每個人,在某個關(guān)鍵時刻,能對生命多一絲感同身受的善意,并執(zhí)著于對這份善意的堅持,那必將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感人的奇跡。
????我所說的“善意”包含兩方面:一是克拉瑪依警方對新聞當事人王坤及家庭的善意,促使他們一家最終得以團圓;二是在報社諸多領(lǐng)導、老師的幫助下,這篇稿件才得以快速、高質(zhì)量地發(fā)表。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科學技術(shù)研究所副所長曹罡接受我采訪時,說出了促成這段相距3300多公里“團圓行動”的心靈力量——
????“我也是一個父親,我能夠體會王富丟失兒子的焦急與痛苦。盡管王坤2018年就已離開克拉瑪依,但就我的職業(yè)使命與個人良心而言,我絕不能忽略‘存在親緣關(guān)系的可能’這個線索。”
????憑著這樣一份善意,在市公安局相關(guān)領(lǐng)導與同事的指導幫助下,曹罡完成了復核王坤的血樣采集卡數(shù)據(jù)、再次對雙方血樣重新進行DNA檢測、向雅安市公安局尋求幫助、尋找王坤等復雜工作,最終得到了經(jīng)公安部“打拐DNA系統(tǒng)”認定,王富夫婦確系王坤的生物學父母。
????分別21年,終得團圓,這是善意創(chuàng)造的奇跡,這是堅持不懈創(chuàng)造的奇跡。
????作為記者,在采訪中,我一直被一種善的力量驅(qū)使,一心想要拿出好作品來回應(yīng)團圓事件本身,但是,在完成初稿后,我因身體突感不適而無法繼續(xù)工作。就在這時,已經(jīng)在采訪前給予我許多指導的部門主任劉紅艷告訴我:“你安心養(yǎng)病,剩下的我們來完成?!?/p>
????后來我得知,最終與讀者見面的稿件,是一個團隊的作品,是凝聚了多人心血的作品。這應(yīng)該就是“團圓”背后的另一種善意。
????善意是種天性,我相信把握源自心底的它,我們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奇跡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