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琨正在調試圖傳頭盔。圖片由本人提供
在市消防救援支隊,有一位“90后”黨員消防員,他用青春與汗水詮釋了新時代消防人的責任與擔當,他就是于建琨。
從大學畢業(yè)生到消防隊伍的“創(chuàng)新能手”,他用實際行動證明:“‘90后’,行!”
2023年,于建琨被評為第六屆克拉瑪依市道德模范,第八屆自治區(qū)道德模范。
磨煉腦力
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
2013年,于建琨大學畢業(yè)后懷揣著對消防事業(yè)的熱愛進入了市消防救援支隊。他深知,消防工作不僅需要勇氣和體力,更需要智慧的腦力。于是,他主動學習各種新技術,從三維建模到軟件開發(fā)、從大數據分析到云服務,于建琨不斷用知識充實自己。
“我熱愛消防工作,希望把所學知識盡可能多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边@是于建琨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憑借扎實的技術功底,他很快從“新手”成長為隊伍中的“數據能手”“電腦高手”“PPT專家”,多次被抽調參與重要工作的組織和策劃,并圓滿完成任務。
2018年,于建琨主動申請到一線鍛煉。他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利用數據分析技術總結訓練規(guī)律,撰寫了《大數據探索消防員體能與業(yè)務技能水平的關系》等調研文章,為基層訓練提供了科學指導。他還率先在全疆建立了消防員電子檔案,記錄每名消防員的成長進步,為隊伍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據。
立足崗位
研發(fā)火場“救災利器”
2018年的一次出警經歷,成為于建琨記憶中最難忘、最受觸動的時刻之一。
那天清晨,一輛拖掛車在3014國道側翻起火。由于現場水炮射程有限,無法有效控制火勢,于建琨和隊友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車輛被大火吞噬。
每每回憶起這場事故,于建琨都會想,如果那天有臺滅火機器人,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他了解到,市面上的消防機器人價格昂貴、維護難度大,且數量有限,難以滿足基層消防站的需求。于是,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否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研發(fā)一款適合基層使用的多功能消防機器人?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改進,2020年初,于建琨和隊友們自主研發(fā)的首臺多功能消防機器人順利通過測試。這款機器人靈活機動、維修便捷、價格低廉,迅速成為基層消防站的“救援利器”。
同時,他還利用無人機技術,成功研制出“多功能模塊化消防機器人”。這款機器人通過裝載不同裝備,可實現滅火、降溫、排煙、偵查等功能,具有操作簡單、維修方便、造價低廉等優(yōu)勢,這一創(chuàng)新成果也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發(fā)明專利。
此外,于建琨還自學RFID(射頻識別技術)、人臉識別、云服務等技術,研發(fā)了“火藍先鋒”智慧管理云平臺。
該平臺收錄了全市2342個消防水源分布位置、近年1600余起火災分布及規(guī)律、61個小區(qū)的樓房分布等信息,不僅為滅火救援指揮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還有效精簡了基層工作臺賬,提高了管理效能。
筑牢防線
描繪油城平安底色
作為基層消防科技工作者,于建琨親歷了市消防救援支隊“藍焰工匠工作室”的孵化過程,他自主研發(fā)的多功能消防機器人更將滅火效率提升了40%。
“這些成果既得益于支隊‘人才庫建設’舉措的實施,更離不開克拉瑪依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視?!痹朗聵I(yè)的10年間,于建琨深刻感受到克拉瑪依這座石油之城正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引擎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從‘火藍先鋒’智能平臺落地應用到無人機與消防機器人協同作戰(zhàn),我們城市的消防防線愈發(fā)堅固了。”于建琨說,2025年是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是克拉瑪依油田勘探開發(fā)70周年,希望科技之光照亮每個應急救援現場,讓油城市民的平安幸福成為克拉瑪依最溫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