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9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滬克連心”研究生實踐團來到克拉瑪依,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工學院本科生開展社會實踐。
在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上海對口支援克拉瑪依1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畢業(yè)生回信5周年的特殊時刻,這場意義非凡的滬克學生交流活動在克拉瑪依開啟。此次活動秉持“東西聯動、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的理念,致力于搭建起滬克兩地學生深度交流的橋梁,促進雙方在知識、文化、視野等多方面實現互通有無。
活動中,學生們走進上海駐克拉瑪依前方指揮部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深入了解了上海市對口支援以來,克拉瑪依市在經濟發(fā)展、人才支撐、民生保障和合作交流等諸多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還系統(tǒng)參觀了滬克對口支援10年成果展。期間,大家認真聆聽了援疆醫(yī)生、教師及西部計劃志愿者代表深情講述的援疆經歷。其中,代表們還重點分享了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才智力援疆方面的實踐探索,學生們對對口支援工作有了更全面且深刻的認識。隨后,實踐團還走進獨庫公路博物館、克拉瑪依博物館、化工企業(yè)等處,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中開啟東西部青年共學共進的嶄新篇章。
“作為實踐團里唯一的克拉瑪依籍成員,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倍感親切,感觸頗深。這場活動讓我看到了一代代建設者用汗水澆灌出的‘石油精神’與‘滬克情深’。作為兩地發(fā)展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我期待著未來能發(fā)揮專業(yè)所長,成為滬克交流的橋梁。”實踐團成員金妍慧說。
“為期10天的滬克學生交流活動雖已落下帷幕,但它所播撒的合作種子正悄然生長。這場跨越3000多公里的實踐之約,不僅讓兩地青年在對口支援的豐碩成果中觸摸到了‘滬克情深’的溫度,更以‘東西聯動’的生動實踐,在滬克合作的藍圖上續(xù)寫更多‘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的新篇章?!比A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輔導員呂高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