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1月13日訊 記者李莉報道:13日晚,《國家寶藏》第二季以自治區(qū)博物館為主題,以獨特的節(jié)目呈現(xiàn)形式,展示了我區(qū)出土的絹衣彩繪木俑、伏羲女媧圖絹畫、“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三件(組)文物。
絹衣彩繪木俑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206號墓葬。據(jù)研究人員分析,這種紙臂絹衣木俑的外形與唐朝文獻中記載的木偶基本一致;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群、喀拉和卓墓葬群、交河故城曾陸續(xù)發(fā)掘出土了近60幅伏羲女媧畫像,年代均集中在晉唐時期。據(jù)學者分析,漢代時期,伏羲女媧畫像曾盛行中原,唐代傳入西域,還被做了一定的改造,比如深目高鼻、胡服對襟,說明當時的中原文化已經(jīng)深深扎根西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于1995年被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在民豐縣尼雅遺址發(fā)現(xiàn),該錦護膊一出土,就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本期節(jié)目邀請了新疆籍青年文藝工作者佟麗婭、尼格買提以及92歲的表演藝術家藍天野三位明星嘉賓,他們裝扮成古人的形象,演繹與文物有關的前生故事;也邀請了現(xiàn)代服裝設計師、基因組科學家、中國絲綢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講述文物背后隱藏的文化密碼。
通過絹衣彩繪木俑的介紹展示以及唐朝服飾走秀,觀眾們領略到自信開放的大唐風華;伏羲女媧圖在全國各地都有出土,令人切實感受到中華一家以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上的吉祥語文字鼓舞振奮每一個中國人,而織錦本身所蘊藏的高超織造工藝更加令人驚嘆。
《國家寶藏》第二季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文博探索節(jié)目,每周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播出一期。節(jié)目每集以一個博物館為主題,亮相三件館藏文物,由不同的“國寶守護人”進行推介,現(xiàn)場演繹文物背后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節(jié)目融入音樂劇、舞劇等藝術手法,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