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加孜拉·泥斯拜克
????“看,移動的國旗!”順著古孜拉·熱斯克德的手望向遠處,雪原中依稀可見一面國旗在移動。2月6日,記者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縣城乘車行駛40多公里,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7團。剛一下車,古孜拉就指給記者看。
????“那是護邊員吾日扎力和葉爾肯在巡邊,現(xiàn)在我們護邊員的隊伍壯大了,到處都有執(zhí)勤點。”古孜拉說。
????今年42歲的古孜拉是67團的護邊員,她和丈夫玉素甫卡孜·托依一起巡邊20年了。
????他們家的門上貼著春聯(lián)和福字,春節(jié)的喜慶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除夕我們和‘親戚’一起貼的。雖然這里人少,但節(jié)日的氣氛很濃?!惫抛卫χf。
????古孜拉告訴記者,玉素甫卡孜一大早就帶著6位護邊員去巡邊了,他們要在第一個執(zhí)勤點來回步行12公里巡查,之后,玉素甫卡孜會繼續(xù)開車前行30公里巡邊。
????古孜拉說:“巡邊護邊是護邊員的使命和職責,我們必須做好?!?/p>
????這一天,山區(qū)刮起了六七級大風,風把雪吹到了路上,堆出了很多小雪丘。
????因為擔心丈夫,古孜拉一連打了幾個電話,聽到的都是“對不起,您所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后再撥”。“他們早晨9點就出發(fā)了,到現(xiàn)在也沒個消息,不知道遇到什么困難沒有!”古孜拉有些著急地說。
????19時20分,古孜拉終于接到了玉素甫卡孜打來的電話。“風雪太大了,我們被困住了,才從山里出來。信號不太好,能聽見嗎?喂,喂……”“嘟”的一聲,電話斷了,古孜拉甚至還沒來得及問一句完整的話。
????20時30分,玉素甫卡孜帶著滿身的寒氣進了家門?!敖裉煅策吿щy了,風吹得人無法前行,但我們還是堅持走完了所有地方?!彼湴恋卣f。
????玉素甫卡孜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優(yōu)秀護邊員。他說,過去沒有車,所有的巡邊任務都靠騎馬完成,現(xiàn)在祖國強大了,邊境線也很安定,護邊員工作條件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要努力為國守好邊。
????“是國家的邊境扶貧好政策,讓我們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現(xiàn)在,工資加上養(yǎng)牲畜的收入,我們夫妻倆一年能掙10多萬元。”玉素甫卡孜表示,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黨的信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