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石油精神,我們絕不能只是“空洞”地繼承,要將前人的做法加以剖析領悟,去體會在那時那景,為何會有那般選擇,再結合現時現景,融會貫通,解決自己當前面臨的困難,這極為重要
有人說,石油精神是上個世紀的產物,現在已不大需要。在我看來,這是極不“識貨”的認知。
有些東西像鮮奶,過夜就變質;有些東西如陳酒,越放越香醇。石油精神正屬于后者。
試看《新疆石油報》往期刊登的老一輩新疆石油人的故事:不管是和汽車打了一輩子交道,書寫抗洪戰(zhàn)狼傳奇人生的運輸勞模馬才,還是甘心在西北荒涼地勞筋骨、苦心志,立志研發(fā)“爭氣油”,為國獻終身的王繼諤,抑或是豎起出征旗幟,將嚴寒與酷暑,艱辛與刻苦鑄成行行詩篇的勘探“詩人”彭希齡……都無一不讓人感動涕零。
“苦干實干”“三老四嚴”……幾代新疆石油人秉持“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新疆石油精神,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新中國石油工業(yè)建設凱歌。艱苦的歲月雖已過去,但時代的精神更需傳承。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浮躁的大環(huán)境下,石油精神更顯彌足珍貴,更能凝聚人心。
“石油精神”是一種歷久彌新、執(zhí)著篤行的信念信仰;是一種實實在在、恪盡職守的態(tài)度作風;是一種超越小我、奉獻報國的價值選擇,是石油行業(y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但要保證“石油精神”的永恒生命力絕非易事,它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斷的生產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石油精神,我們絕不能只是“空洞”地繼承,一味地效仿模擬前人言行,而是要有思想地傳承發(fā)揚,要將前人的做法加以剖析領悟,去體會在那時那景,為何會有那般選擇,再結合現時現景,融會貫通,解決自己當前面臨的困難。這極為重要。筆者認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石油精神的內核,才能做到對前人的經驗進行傳授、繼承,繼而發(fā)揚、發(fā)展。若只是將石油精神中流于表面的東西進行簡單復刻,則無法為自己的生產實際解決問題,極易陷入“精神無用論”的桎梏之中,加入到“當今時代已不再需要石油精神”的隊伍之列。
人無精神不立,企無精神不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石油精神終將歷久彌新、蓬勃綻放。因為它寄托著老一輩石油人的夙愿,又承載著新時代石油人的夢想,其蘊含的精神力量必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石油人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全力奮進高質量發(fā)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石油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