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什喀其村第一書記帕爾哈提·牙生幫助村民蓋羊圈。 本報通訊員 岳琴 攝
????當冬日的暖陽灑向一座座南疆的小村落時,透過窗戶,就能感覺到屋里的溫熱。
????相對于北疆的干燥而言,南疆的冬季,就顯得要潮潤一些。對于澤普縣和葉城縣的一些農村的村民而言,2018年的冬天,注定是特殊而難忘的——粉飾一新的結實磚房,燒的暖烘烘的新式鍋爐,村里干凈平整的柏油馬路,還有傍晚家家屋頂上升起的裊裊炊煙……讓他們的臉上常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幸福從哪里來?答案是肯定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應該說,正是新疆油田公司派駐到這些村的“訪惠聚”工作隊隊員以及“扶貧攻堅第一書記”的努力和付出,更好地詮釋了奮斗的意義。
庫其村工作隊隊員在給孩子們講故事。 本報通訊員 閔艷 攝
????庫其村的“孩子王”
????“村子里有跳蚤,被咬了要是撓破皮膚就不容易好,實在癢得不行,就只能按一按……”
????劉祎是庫其村“訪惠聚”工作隊聯(lián)絡員,知道采訪組要來,他特別交代了這一注意事項。
????“年輕干部就應該多歷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睅е@樣的初心,2018年年初,年過三十的他,自愿報名代表新疆油田公司機關黨群部門,到南疆“訪惠聚”工作隊。
????劉祎的家人非常支持他的決定,雖然上有老,下有小,但為了他能安心工作,家里的事,家人都盡量不讓他操心。但是,對于兩個都還沒上學的孩子,劉祎覺得,虧欠太多。也正因這樣,每次在村里看到村民家的小孩子,劉祎的眼里,總會不自覺地流露出父親般的關愛。
????今年入冬前,劉祎早早就為村里的孩子們準備了禮物。
????“我之前關注過壹基金的溫暖包,是專門針對貧困兒童設計的大禮包,里面有羽絨服,有靴子,而且這些衣服鞋子都有質量保證,給孩子們穿,放心得很?!?/p>
????就在不久前,劉祎與另一名工作隊隊員自掏腰包,為孩子們購置了109套“溫暖包”。
????很難想象這個一米九的大個子,會細心到這種程度。
????“我的孩子第一次穿到這么好的羽絨服,她把‘溫暖包’拿回家的那天,高興得一晚上都沒有睡。這個冬天,我們不會擔心孩子會凍著了?!闭f起這件事,庫其村村民吾買爾·阿烏提顯得很激動。
????閑暇時間,劉祎最大的愛好是看書,在他的臥室里,堆滿了各類書籍。
????“這些書有一些是網(wǎng)購的,有一些是從家里帶來的,也是我要送給村子里孩子們的?!睂τ趧⒌t來說,他更愿意做的事情是,讓村子里的孩子們,汲取到知識的力量。
????“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我不在他的身邊,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理解我,我也希望能為他們做出榜樣,假如有一天國家需要他們,我相信,他們也會和我一樣,做出這樣的選擇?!?/p>
????劉祎說,在南疆工作的經歷,既是一次寶貴的歷練,也將會是一份伴隨他終生的珍貴記憶。
????古勒巴格村的“淘金者”
????阿不都熱西提·阿不力米提是古勒巴格村的“扶貧攻堅第一書記”,2018年是他在南疆參加“訪惠聚”工作的第二年。
????古勒巴格村工作環(huán)境較差,一年中,村子里235天都是沙塵天氣,還經常停水。遇到停水的時候,一盆洗臉水要用三天,生活條件比較困難。
????萬事開頭難,扶貧既要顧眼前“脫貧”,更要想到長遠“發(fā)展”。工作隊從入戶了解和廣泛調研著手,立足村土地、基礎設施、居住現(xiàn)狀,圍繞脫貧攻堅和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制定了規(guī)劃,繪制了發(fā)展藍圖,開始建設打造辦公區(qū)、文化活動區(qū)、教學區(qū)、村民服務區(qū)、居住區(qū)和小微加工園區(qū)6個功能區(qū)。目前,全村已經實現(xiàn)通安全用水、通動力電、通硬化路、通通訊網(wǎng)絡和通廣播電視,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我們村在全縣率先完成‘美麗鄉(xiāng)村’村級規(guī)劃圖。今年,阿書記帶領我們給老百姓蓋新房,有時候他一整天都泡在施工現(xiàn)場,飯都顧不上吃。這兩年,我們村蓋了343戶安居房,是全縣規(guī)模最大的!”
????說到村里的變化,工作隊隊員艾力·買買提的臉上,滿是自豪。
????愛心超市也是古勒巴格村的一大特色。
????2017年,村里建立了“扶貧愛心超市”,對村里的每一位困難群眾開放。工作隊深入走訪調研,收集到群眾訴求后,通過分析,對于家里確實存在困難的群眾,可以無償領取生產生活用品。此外,通過日??己舜迕竦奈拿髁晳T、環(huán)境衛(wèi)生、夜校學習成績、做好人好事記錄以及參加村集體活動等情況,定期對表現(xiàn)較好的貧困戶,開放愛心超市,把領取生活物資,作為一種獎勵機制,有效激發(fā)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讓扶貧扶志扶智真正落到實處。
????2018年以來,該村愛心超市共發(fā)放各類生活物資近4萬元,包括米、面、油、茶、鹽及其他各類日常生活物品等。另外,依托新疆油田公司的捐助,該村今年累計發(fā)放衣物4000件左右,學生用書包120個。
????“以前村子里臟亂差,現(xiàn)在可以說是煥然一新了。隔壁村一個老漢三年沒來這個村,今年來到這,居然不認識路了……到2020年,我們這個村要實現(xiàn)全部脫貧,這也是我們目前最大的目標。我希望,那時候你們再來看一看,村里肯定又是一番新氣象了。” 阿不都熱西提自信地對采訪組說。
????墩烏伊拉村的“引路人”
????從容、智慧,這是對墩烏伊拉村“第一書記”也塔紅·阿不都古的第一印象。
????“既然來了,就要做出一番事業(yè)?!边@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書記,歡迎到我們家來做客。”走在村子里時,時不時都會遇到和也塔紅親切打招呼的村民。
????22歲的姑娘漢克孜·熱扎克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正和也塔紅興奮地交流著什么??吹讲稍L組一行,硬是要把口袋里裝的紅棗,塞到我們的手里。
????“一年前,這個村環(huán)境比較臟亂,群眾生活也比較困難,有些人家里連沙發(fā)和床都沒有,也不愛跟我們交流?,F(xiàn)在,他們把我當親人,什么事都愛和我說?!币菜t說。
????墩烏伊拉村居民人均1.7畝地,耕地面積小,以前,大多數(shù)村民寧愿拿低保,也不愿意干農活,更別說外出務工了。因此,讓村民觀念轉變,就成了工作隊面臨的頭等大事。
????也塔紅一家一戶地去做工作,一次又一次登門拜訪,最終說服了13人外出務工。“這些務工者,平均每月能拿到3000元,比他們曾經在村里一年到手的錢還多?!币菜t說。
????目前,該村脫貧工作主要以外出務工為主,留守的農民則通過多方努力,在附近的集市上擺攤做些小生意,也能很好地補貼家用。
????同時,引導文明的生活方式,是讓村民生活改善的第一步。自2018年年初,在也塔紅的帶領下,村子里開展了庭院經濟、廁所革命等環(huán)境改善硬措施。
????“以前村里的廁所特別簡陋,四根桿一支,一塊布一圍,就是個廁所。小時侯,我也生活在農村,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很少用這樣的廁所了,我把這些講給村民聽,時間長了,次數(shù)多了,他們便聽進去了,主動開始要求改變。”也塔紅說。
????一年的時間里,土廁所不見了,村里的衛(wèi)生環(huán)境改善了,老百姓的菜園、家里,也都變了樣。
????“現(xiàn)在,全疆有這么多黨員干部在建設南疆新農村,我們個人家里的困難真不算什么,只要組織需要我,我會在這里一直奮斗下去!” 說這番話時,也塔紅的語氣很堅定。
工作隊隊員在業(yè)余時間彈奏樂器。 本報通訊員 張海燕 攝
????和田買里村的好老師
????“迪木老師,您的字真漂亮!”幾個村民圍著迪木拉提·胡加,看著他寫的字,一臉羨慕。
????迪木拉提·胡加是葉城縣和田買里村的第一書記,頭發(fā)花白,語氣和藹,一臉書卷氣。
????目前,葉城縣開展“百日強化國語教學”,旨在提高農民國語水平。身為教師,迪木拉提·胡加又把講臺從新疆石油學院搬到了和田買里村夜校的三尺講堂上。由于一直是在高校任教,對課堂有著特殊情結,迪木老師雖是村里的第一書記,卻一直堅持自己給農民上課,親力親為。他了解到村民國語水平良莠不齊,并且基礎薄弱,自己專門編了一套教材為農民上課,由于效果好,目前已經鄉(xiāng)里推廣。
????“針對50歲以下、16歲以上的村民,我們辦了夜校,根據(jù)村民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我們還分了相應的班,每天我都給他們上課?!钡夏纠帷ず诱f。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迪木堅持的信條。除了學習普通話之外,開展技能培訓,也是他在該村脫貧工作中的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迪木拉提的帶領下,該村選擇行業(yè)帶頭人,先后開展電工培訓200余人次,實現(xiàn)穩(wěn)定就業(yè)4人,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結合婦女就業(yè)條件和就業(yè)技能差的原因,村里開展面點師培訓,吸引20余名婦女參加,目前已開辦7場次,在貧困戶中得到一致認可。
????截至目前,該村貧困發(fā)生率已由44.98%下降至27.05%。
巴格艾日克村第一書記阿不都艾尼·買買提幫助村中商販進貨。 本報通訊員 岳琴 攝
????巴格艾日克村的“金點子”
????阿不都艾尼·買買提是葉城10個“訪惠聚”工作隊中年齡最小的“第一書記”,年輕、頭腦靈活。自從2018年初來到巴格艾日克村,每天伴隨他的除了數(shù)不完的“家長里短”,還有不斷冒出來的致富“金點子”。目前,該村有262戶人家,有209戶就業(yè),是現(xiàn)在鄉(xiāng)里就業(yè)人數(shù)最多、收入最高的村子。
????剛來到這里時,阿不都艾尼記得很清楚,村里衛(wèi)生條件很不好,村民家里也沒什么家當,面對貧困的現(xiàn)狀,阿不都艾尼陷入了長久的沉思。很快,第一個點子誕生了。
????“養(yǎng)雞,這是一條致富的捷徑?!比欢?,當他給村民說時,很多人卻不愿意嘗試。如何說服村民呢?阿不都艾尼決定,分批次、分步驟來,一次帶動5戶農民進行養(yǎng)殖。
????2018年4月6日,村里引進了第一批雞苗,他又從澤普縣專門請來了技術員,到這5戶村民家傳授養(yǎng)殖技術。
????“雞苗剛來的時候有幾天下雨,天氣陰寒,小雞怕冷,就擠成一團,這樣就會產生致死率,阿書記一晚上定四個鬧鐘,去我們家里督促加煤,保證雞苗安全,太讓我們感動了?!毕肫痣u苗剛進家時,阿布都艾尼一天幾次往家跑的場景,養(yǎng)殖戶艾合買提心存感恩。
????在阿不都艾尼的一手幫扶下,養(yǎng)雞很快帶動了這幾家人率先致富。嘗到甜頭后,村民從一開始只愿意養(yǎng)20只,到后來甚至一家養(yǎng)到了5000只,村里最多的時候,養(yǎng)了6萬只雞。
????等到農民養(yǎng)雞技術過硬了,銷路也早在阿不都艾尼的“掌控”之中,他通過多方協(xié)調,聯(lián)系到當?shù)氐?“穆百業(yè)集團”向農民收購活雞,作為制作烤雞的原材料,這樣的“一條龍”致富路,讓很多巴格艾日克村村民走上了康莊大道。
????“共產黨帶領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只要阿書記在,我們就不愁掙不上錢,說實話,我真希望他能一直留在這里……”艾合買提心情激動。
????村民熱合曼曾經是貧困戶,孩子有殘疾,在阿不都艾尼的帶領下養(yǎng)雞致富,他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開了一家大盤雞店。他的妻子是工作隊的廚師,這樣一來,家里有了三份收入,日子過得特別紅火。
????“馬上寒假要到了,我準備在這里搞一個活動室,冬天孩子們在外面玩太冷了,可以讓他們在活動室玩。”
????“村工作隊辦公點后面有一條小路,我準備在那里搞個夜市一條街,上面露天的地方,我們準備拉上燈帶……”
????村里的每到一處,都能讓阿不都艾尼想到致富的路子。正是這樣層出不窮的“金點子”,讓他帶領巴格艾日克村的村民,一步步走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工作隊隊員馬曉亮與村里放學的孩子打招呼。 本報通訊員 張睿 攝
????庫其村的“當家人”
????熱情、和藹可親、辦事雷厲風行,這是油田公司駐南疆“訪惠聚”工作隊總領隊沙拉木·庫爾班給人的最深印象。不過,對于這位總領隊而言,他更喜歡老鄉(xiāng)們把稱他為庫其村的“當家人”。
????沙拉木·庫爾班是澤普縣波斯卡木鄉(xiāng)庫其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連續(xù)三次駐村,豐富的工作經歷,讓他成為村里的“全能型”帶頭人。從企業(yè)管理者,轉型為“村官”,雖說不易,但沙拉木也干得有聲有色。
????駐村后,沙拉木通過深入調研了解到,在庫其村,村里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guī)范、村干部工作不主動等現(xiàn)象,若是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如何獲得老百姓的信任?
????萬事開頭難。制度建設是他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沙拉木·庫爾班便從抓好基層黨建入手,積極查找基層組織建設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帶領庫其村工作隊為村“兩委”量身定制了“一幫一”崗位職責,建立25項村級黨建工作制度,繪制基層黨建工作結構圖,完善20項管理制度,建立群眾事務全程服務機制,進一步促進村黨建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規(guī)范化。
????作為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沙拉木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的使命,那就是讓村民們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為消除一些群眾“等、靠、要”的思想,沙拉木積極實施“一戶一就業(yè)”工程,幫助35人實現(xiàn)了穩(wěn)定就業(yè)和收入;組織駐村工作隊和鄉(xiāng)村干部對剩余的20戶貧困戶開展結親認對,一對一幫扶。
????2018年,在新疆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積極溝通聯(lián)系,認真摸查,促使191名南疆富余人員,到克拉瑪依市安置就業(yè)。
????“他平時工作的時候挺嚴肅的,但是當我們家里有困難時,他總是想著為我們做點什么。”村里的一個老漢說起沙拉木,眼角不禁濕潤了。
????2017年,該村村民阿曼古麗·恰瓦的女兒阿孜古麗·麥麥提敏考上蘭州大學,沙拉木代表新疆油田公司,送來了3000元石油助學金,讓孩子安心上大學。
????2018年,在他的努力下,新疆油田公司又為村里的大學生捐贈助學金26000元,為45個貧困戶無電視機家庭捐贈了45臺電視,讓他們能夠通過電視,了解國家發(fā)展和變化。
????誰的心里有村民,村民心里才會裝下誰。在駐村的這三年來,村民們遞過來的一牙清涼的西瓜、一個煮熟的雞蛋、一盤香噴噴的抓飯……都讓沙拉木難以忘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