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訪惠聚”工作隊一般有七八名隊員有所不同,油田公司此次駐村的“第一書記”,可謂“千里走單騎”。到任后,根據(jù)自治區(qū)統(tǒng)一安排,每位書記再配備一名新疆高校的老師,然后協(xié)同村委會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開展扶貧攻堅工作。
????據(jù)悉,油田公司駐澤普縣“訪惠聚”工作隊在之前的4年中,因扎實的工作作風、堅韌的意志品質、良好的幫扶效果,受到自治區(qū)的肯定和贊揚。也因此,葉城縣烏吉熱克鄉(xiāng)的12個深度貧困村,其中10個交到了油田公司的手中。
????近一年來,作為“第一書記”,他們所經(jīng)歷的也是一路泥濘,一路艱辛。雖為“第一書記”,實為“一線尖兵”。他們有苦也有樂,有心酸,更有豪氣。只是,見到克拉瑪依來的親人時,他們會忍不住動容,甚至落淚。然而,也正是這強忍的淚水,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知“第一書記”忘我的投入和全心的付出,還有堅韌的意志和迎難而上的責任擔當。
托萬恰卡村第一書記黃萬青在為村里幼兒園的孩子贈送圖書。 本報通訊員 劉川 攝
????“干出一些成果,有時真的需要魄力”
????葉城縣烏吉熱克鄉(xiāng)3村的庭院經(jīng)濟建設,是2018年全鄉(xiāng)完成得最出色的,整個村不僅實現(xiàn)了百分之百全覆蓋,而且建設過程也十分順利,這和駐該村的“扶貧攻堅第一書記”俞江龍有直接關系。
????的確,俞江龍的做法,是和別人的不一樣。
????按照扶貧計劃,每戶村民能得到1萬元的扶持資金用來發(fā)展庭院經(jīng)濟,這些資金一般是直接發(fā)到村民的手里,由他們來支配,但不能另作它用。
????然而,俞江龍卻擔心有的村民不能有效使用這一專項資金。他的擔心也不是沒道理。因為,之前他在澤普縣駐村工作隊幫扶時,就遇到過這樣的例子……
????為了把庭院經(jīng)濟建設完全落到實處,俞江龍一開始并沒有把錢交到村民手中,而是等所有項目都干完之后,直接把錢交給施工承包商。
????可想而知,此舉讓俞江龍承擔了很大的壓力……
????“作為第一書記,就是要有所擔當,這也是我們石油人身上具備的一種魄力。我認為是對的,就要堅持?!庇峤堈f。
????事實證明,俞江龍的堅持是正確的,因為他們村的庭院經(jīng)濟,不但在全鄉(xiāng)搞得最好,也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本報通訊員 岳琴 攝 工作隊隊員給托萬恰卡村困難村民家送被褥、床單。
????養(yǎng)殖托養(yǎng)中心 扶貧工作一大亮點
????不僅庭院經(jīng)濟搞得好,3村的養(yǎng)殖托養(yǎng)中心,也是全鄉(xiāng)扶貧工作的一個亮點。
????俞江龍在入戶調查時發(fā)現(xiàn),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養(yǎng)了羊,不同的是有的養(yǎng)得多,有的養(yǎng)得少。但是只要有羊,村民就出不去,也就失去了到外面打工掙錢的機會。
????于是,俞江龍積極扶持村里成立養(yǎng)殖托養(yǎng)中心。根據(jù)托養(yǎng)中心管理規(guī)定,村民送來一只羊,養(yǎng)殖中心就補貼村民100元,還會按市場價優(yōu)先收購托養(yǎng)村民的秸稈、包谷桿等飼料,而村民在第二年,還可以領回同數(shù)量和同重量的羊。同時,養(yǎng)殖中心也會因為規(guī)模的擴大、繁殖速度的加快產(chǎn)生利潤,而且,每增加50只羊,還可以給村民提供一個就業(yè)機會。
????一開始,不少村民不同意,說“我的羊還生羊娃子呢”,俞江龍就一個一個耐心做工作:你的幾只羊,還是你的,不僅每年白掙幾只羊的錢,重要的是,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通過種菜或者外出打工,去掙更多的錢。
????很快,村民就嘗到了“甜頭”?,F(xiàn)在,不僅3村的村民積極托養(yǎng)自家的羊,連鄰村的村民也把400多只羊送到這個養(yǎng)殖中心托養(yǎng)。
????看到托養(yǎng)中心帶來的明顯效果,縣里也已經(jīng)準備繼續(xù)投資,擴大養(yǎng)殖中心的規(guī)模。
????俞江龍打算,今年將在3村再建設飼料廠和有機肥料廠,同時再建一個定點屠宰場,給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開辟更多的致富途徑。
本報通訊員 張睿 攝去年底,看看新竣工的安居房,古勒巴格村第一書記阿不都熱西提·阿不力米提(右)和工作隊隊員艾力·買買提(左)很高興。
????緊盯致富主力 鼓勵青年帶頭脫貧
????“一開始,老百姓對訪惠聚工作隊不了解,有些工作也不配合。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狀況,確實需要我們做一些實事?!痹俦炔焕ね泻咸岣杏|很深。
????2018年年初,再比不拉·托合提到烏吉熱克鄉(xiāng)吐克曼貝希村擔任第一書記,這一年,他為村里百姓做了很多實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再比不拉·托合提來到村里后,并沒有直接聽村干部匯報工作,而是通過自己的耳朵、眼睛去了解情況,20天里,他走訪了282戶人家,掌握到了村里的第一手資料。
????80、90后的年輕人本應是村里致富的主力,但是通過走訪,再比不拉·托合提發(fā)現(xiàn),村里的年輕人普遍沒有具體的事情做,“等靠要”的思想相對嚴重。
????“大隊部門口的一戶貧困戶家里沒有地,又沒有致富技術,他家的兒子三十歲出頭,本應是家里的頂梁柱,卻整天閑在家里,這樣的人,是我們的重點致富培養(yǎng)對象?!?/p>
????鎖定目標后,再比不拉·托合提聯(lián)系村里的老黨員教他養(yǎng)殖技術,第一次養(yǎng)了40頭羊,沒想到,小伙子居然掙了1.5萬元。之后,再比不拉·托合提又為他的媳婦在大隊部安排了勤務工作。就這樣,看著家里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這個年輕人工作的積極性也調動了起來,他主動與再比不拉·托合提聯(lián)系,看還有沒有其他工作可以做。后來,他又開始開大車拉運煤,經(jīng)常往返于庫爾勒、喀什,每個月有五六千元收入。在再比不拉·托合提的鼓勵帶動下,村里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
????另外,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村民每日的必修功課,更是脫貧攻堅戰(zhàn)中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開始,村里有這樣的現(xiàn)象,大部分農(nóng)民把錢都放在家里,不存進銀行,后來了解到,原來是因為村民大部分不會說普通話,把錢存進卡里,取錢時就會覺得特別麻煩?!痹俦炔焕ね泻咸嵴f道。
????如果連起碼的溝通都困難,那么,脫貧致富從何談起?正是這些“諸多不易”,讓再比不拉·托合提更加堅定了要大力弘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信念。“要多看書,看讀報,看電視也是一種學習,總之要村民們多了解時事,多看到發(fā)展變化,開闊他們的眼界,從而轉變思想。”再比不拉·托合提說。
本報通訊員 岳琴 攝 墩霍伊拉村第一書記塔紅·阿不都古(右)剝謝絕了村民送來的核桃仁。
????軟硬管理兼施 做民心所向的“引路人”
????“之前,村里沒有規(guī)章制度可言,村干部作風漂浮,工作也有相互推諉的現(xiàn)象?!边@是烏吉熱克鄉(xiāng)巴什喀其村第一書記帕爾哈提·牙生口在剛到村里時的明顯感受。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2018年,帕爾哈提駐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章立制。他著手制定了黨支部書記制度、考勤制度、請假制度等多項制度,強化黨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對村級黨組織加強管理,理清村“兩委”班子發(fā)展思路,立足村情,有針對性開展扶貧工作。
????“要想真正把工作開展起來,除了要有完善的制度,還要真正走進老百姓的心里?!彼f。
????第一書記的工作除了脫貧外,村民的家長里短即使事小,也都是“分內(nèi)事”。帕爾哈提·牙生的包戶馬合木·吐遜與妻子有兩個孩子,但是卻常年分居,家庭矛盾較多。通過走訪,帕爾哈提了解到夫妻二人對彼此都有不滿。為了解決馬合木家的家庭矛盾,帕爾哈提·牙生每天去找馬合木及其妻子談心,并動員他的親戚朋友們給他們做工作。就這樣,一個星期之后,這二人結束了長期“內(nèi)戰(zhàn)”,不再怒目相對。
????“帕書記真是熱心人,把我們的事也當成他自己的事,對我們就和家人一樣?!?馬合木·吐遜說。
????后來,帕爾哈提·牙生又為他們夫妻二人解決了工作,目前夫妻倆一個月有將近三千元的收入,家庭生活逐漸步入正軌,矛盾少了,家庭氣氛也變得和睦了。
本報通訊員 張睿 攝 庫其村工作隊隊員塔依爾江·木合塔依(左)和農(nóng)戶查看牲畜生長情況。
????鼓勵個體經(jīng)濟,村民有了致富念頭
????除了宣講好黨的政策,落實好扶貧計劃,協(xié)調好各項工作,第一書記們還各展其能,全力幫助村民想脫貧的點子,拓寬致富的路子。
????駐9村第一書記阿不都熱依木·阿不都克依木介紹,該村的婦女平時一般就去地里拾棉花,至于出門打工的事,她們覺得沒面子。
????為了逐漸改變這種思想,阿不都熱依木先把核桃廠家引進村里,讓婦女在家門口就能對核桃的質量進行分級,這樣,婦女們便理所當然地得到了一筆收入。
????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婦女的思想就開始轉變了:憑自己的雙手掙錢,并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甚至有一名婦女還主動找到阿不都熱依木說,“阿書記,我能不能和男人一樣,出去打工啊?!?/p>
????“這名婦女挺能干的,后面就在一個蓋房子的施工隊里打小工?!卑⒉欢紵嵋滥菊f。
????在9村,阿不都熱依木還自己墊資2萬元,找了4個村民,一起參與搞了一個“充氣城堡”項目,4人中,2人是貧困戶。沒想到,項目開始了僅一個多月,本金就賺回來了,村民對這個項目充滿了信心,并表示,2019年要繼續(xù)實施這一項目。
????“9村雖然偏僻,但是有水庫,環(huán)境比較好。我計劃明年搞農(nóng)家樂和水上娛樂項目,拓寬村民掙錢的渠道。”阿不都熱依木說。
????駐13村的第一書記帕爾哈提·牙生不僅鼓勵村民積極種植和養(yǎng)殖,還發(fā)揮他當過技校教導員的特長,結合實際,引導村民增強主動致富的意識。
????“這里的土地種啥長啥,你們知道克拉瑪依以前種一棵樹的成本是多少嗎?勤勞才是致富的根本途徑。”帕爾哈提曾這樣對村民說。
????在鼓勵村民種菜的同時,帕爾哈提·牙生還想,今年在村里的路邊還要都種上鮮花。“脫貧是一方面,讓村民看到更好的環(huán)境,才會讓他們產(chǎn)生不斷致富、向往美好生活的內(nèi)生動力,這也是很重要的。”
????駐14村的第一書記再比布拉·托合提剛來村時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村民都不喜歡在本村做生意。主要的原因是:害怕欠賬,哪怕一元錢。
????“為了一元錢的馕,要跑4公里去買,這個現(xiàn)象,必須要改變?!痹俦炔祭f。
????就這樣,不僅原先打馕的人從鄉(xiāng)里的巴扎上勸回來了,小飯館、理發(fā)店、裁縫店也都紛紛開張了。而再比布拉更忙,隔三差五就會去問,“還有沒有欠賬的情況了?”
????“沒有欠賬的,村民就可以安心的做生意。而掙了錢,又讓更多的村民產(chǎn)生致富的念頭?!痹俦炔祭ね泻咸嵴f。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國三千萬貧困人口要全部實現(xiàn)脫貧,對此,駐1村第一書記黎建東有自己的一番感悟?!皞€人也好、單位也好,都要為國家扶貧攻堅這一偉大的事業(yè)出力,幫助貧困人員共同邁向美好生活。我們苦一點累一點不算什么,我們會把對家人的愛更多轉化到扶貧攻堅上,我們會因為參與到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中感到自豪?!崩杞|說。
????記者手記
????“對得起這身紅工服”
????●本報記者??谷勝
????在去南疆之前,俞江龍這個人石油漢子,幾乎從沒有沒有掉過眼淚。
????“石油人,流血流汗不流淚”,這是他的原話。但當我們采訪小組在和他交談,問及在這里有什么困難時,特別是家人的情況時,俞江龍剛說說出“我們不談困難……”時,便有些哽咽了,趕緊把臉轉向了一邊。
????還有帕爾哈提·牙生,之前面對我們時,始終保持著燦爛親切的笑容。但當問及同樣的問題時,他也不禁動容,還極力地掩飾說:“唉,見到家里人來看我們,咋就怎么變得這么脆弱了……”
????有些隊員家里有特殊的情況,但是為了保證南疆各項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這些隊員和“第一書記”們,都做出了一致的選擇:留下和堅守。
????這次采訪,我還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隊員和“第一書記”都有一個“怪癖”:在路上如果看到新J牌照的車,就會追隨一陣。其實,就在我們剛到南疆,工作隊的姜立新在接我們時,就曾說過,他看到一輛掛著新J牌照的車,竟然直接追上去打招呼的故事。
????開始,我們以為這種現(xiàn)象只是個例,然而,后面接觸的不少人都表示,大家都有過這樣追車的經(jīng)歷。
????“其實,我們也知道開著新J牌照的車的人,我們未必會認識,但就是覺得特親切,追上去哪怕只是打個招呼,也覺得很開心?!苯⑿抡f。
????而在我們一進村里或到農(nóng)戶家時,他們一下都變得興奮和激動起來,臉上洋溢著自信,語氣也里滿是自豪?!翱?,這是我們成立的村民合作社,那是愛心超市。”“看看,這是我們村搞的庭院經(jīng)濟,我們村民家都鋪上了瓷磚,還貼了墻紙,挺現(xiàn)代化的吧?!?/p>
????“我們村”,“我們的村民”,他們喜歡這樣說。在他們的潛意識里,早已經(jīng)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其實都凝結著他們的心血,村里顯著的變化,更透出他們付出的艱辛,這種收獲的喜悅,努力后的自豪,他們一點兒都不掩飾。
????“當一天石油人,就要對得起這身紅工服?!?/p>
????這是他們心里想的,更是他們?nèi)諒鸵蝗?、年復一年實踐的生動體現(xiàn)。在和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石油人總是不畏困苦的,從來都是迎難而上的??v然,他們偶爾也會想家,可能也會流淚,但不失為真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