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石油行業(yè)是一個特殊的行業(yè),石油人的人生,也因此注定是一種特殊的人生;石油人的生活,也因此注定是一種有別于其他行業(yè)的成員的特殊生活;石油人的精神,當然也因此而是一種剛健質(zhì)樸、堅韌不拔、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中國石油的形象,非常重要的成分就在這些普通石油人的人生故事、生活故事之中。
今天,讓我們走進石油人家,聽聽這些石油人的家庭故事。
歷史見證
油田記憶
就愛向前沖
20世紀60年代初,由于經(jīng)濟不景氣,吊車輪胎成了搶手貨。為了保證其他長途車輛正常出車,盧光霞經(jīng)常把車上的好輪胎讓給更需要的車輛使用,自己的車卻使用的是圓頭螺絲釘固定胎內(nèi)加帆布層修復(fù)的廢舊輪胎。直到國家物資供應(yīng)有了好轉(zhuǎn),他才使用上正規(guī)的輪胎。
由于工作踏實,什么苦活、累活兒都搶在前頭干,1957年,盧光霞入了黨。退休前,他幾乎年年都被單位評為先進。
1956年夏末,盧光霞在烏爾禾運輸站駕駛吊車配合井隊搬家,那時工作繁忙,每天都是早出晚歸。
有一天晚上,大家都準備休息了,但任務(wù)卻來了——烏爾禾的一口重點開發(fā)井因為泥漿太稠,必須要連夜拉水上井。勞累一天的水車司機此時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都有些猶豫。盧光霞見此情景,便說:“我去!”
就這樣,盧光霞駕著水車去拉水了。看著稀釋后的泥漿粘度達到正常標準,鉆頭又開始正常鉆井,盧光霞心里說不出地高興。
當天晚上,他干完活回到家時,已是后半夜了。
第二天,一篇表揚他的文章貼在了食堂的黑板報上,文章的題目就是《我去》。
直到今天,說起這件事,盧光霞的眼里還會閃出欣喜和滿足的神色。
20世紀70年代,盧光霞在采油二廠調(diào)度室當調(diào)度。后來,在天然氣入戶工作中,他被管子砸斷了左腿,必須在家休養(yǎng)。但還不等石膏拆掉,他就去上班了。
“我們都勸他養(yǎng)好了腿再去上班,可是只要遇到工作上的事,他就悶頭往前沖,攔都攔不住?!闭f起丈夫?qū)ぷ鞯膱?zhí)著,黃愛芳一臉無奈。
父親拄著拐棍上班的情景,也深深地印在了盧新珍的腦海里。
因為父親的嚴于律己,盧新珍等幾個子女參加工作后,被父親要求最多的就是,要熱愛本職,工作要腳踏實地。潛移默化中,他們兄弟姊妹也都成了這樣的人。
節(jié)選自《石油人家》特刊(《獎狀是筆大財富》 作者 李新紅)
“讓我干啥,我就干啥”
曾去廠房給爸爸送過飯的小女兒馬成紅,對幾十年前看到的父親工作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在那只燒得通紅的大鐵爐前,父親穿著胳膊上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一下下地揮舞著重達十磅的榔頭,叮叮當當?shù)卮蛑鞣N器具。
“飛濺起來的鐵水,把他的單工作服燙出一個個小洞,汗水早把衣服浸透,可他好像都沒覺察到。但晚上回到家脫衣服時,他就受罪了?!瘪R成紅說。
他被鐵水燙傷的皮膚上,留下了一個個褐色的小坑,妻子王開琴和幾個女兒看了,都很心疼。有一次,馬成華干脆對父親說:“爸,要不你到一線去工作吧,這個活太苦了!”
馬守錢聽后很不悅。
“公家分配我干啥,我就干啥,我就知道,要干好本職?!?/p>
如今,看到身上被鐵水燙傷壞死的皮膚,馬守錢內(nèi)心平靜,他覺得,這是那段艱苦的歲月留給他的特別獎?wù)隆?/p>
后來,馬守錢被調(diào)到二廠三抽車間,專門安裝抽油機,直到退休。雖然不識字,他卻成了安裝和維修抽油機的專家。
有一次,他在安裝施工時,不慎傷了腳,便在家休養(yǎng)。隊上安裝抽油機遇到麻煩,專程上門請教。馬守錢聽了緣由,只問了他們兩個問題,就給出了答案。
“是你們把支架裝反了?!彼隙ǖ卣f。
節(jié)選自《石油人家》特刊(《心中偶像是父親》 作者 劉紅艷)
時代回聲
“就愛向前沖”的故事,生動詮釋了石油工人的擔當,在那個沒有責任制的年代,盧光霞的責任心就是他的責任制,生產(chǎn)需要就是他的發(fā)令槍;“讓我干啥,我就干啥”,多么平凡樸實的話,多么基本的工作要求,在今天的企業(yè)管理中,反而成了難事,馬守錢師傅工作中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他的故事就是“三老四嚴”的故事,他的精神就是干一行愛一行,并且還能專一行的螺絲釘精神。
(采油一廠 許潔)
所謂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我們要贊美的并不是苦難本身,而是那群櫛風(fēng)沐雨、風(fēng)餐露宿的人;是那戰(zhàn)嚴寒、斗酷暑的不屈意志;是那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顏的熱情和豪邁。我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不斷探索、奮發(fā)圖強,只為歷史不再重復(fù),苦難不再降臨。
(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曹藝鐘)
雖然我沒有親歷那些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年代,但是我深知現(xiàn)在身處和平環(huán)境生活、工作,是因為有一幫始終在逆流中奮勇前行、在困難中默默承受的英雄們的鋪墊和守護。祖國的石油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是如此,就是因為有無數(shù)身處平凡崗位的像盧光霞和馬守錢這樣的有擔當、講奉獻、守紀律的石油人存在,才使得我國能源戰(zhàn)略安全得到保證。
(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汪彪)
閱讀完這兩篇文章,讓我深切的感受到,在油田開發(fā)建設(shè)初期,面對生產(chǎn)物資匱乏,生產(chǎn)條件艱苦,石油先輩們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堅韌不拔的精神,無論是在艱難險阻面前,還是在日常工作之中,總把方便留于生產(chǎn),把困難留給自己,任勞任怨,不計得失,把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wù)當做使命來完成,在苦干實干中練就過硬技術(shù),用火一樣的熱情溫暖感染著身邊人。
(采油一廠 趙宏廈)
石油人盧光霞和馬守錢在平凡崗位的故事把我?guī)Щ氐缴鲜兰o六七十年代。當時新中國百廢待興,老一輩石油人扎根準噶爾盆地,艱苦奮斗、克服重重困難,以責任與擔當書寫著建設(shè)克拉瑪依油田的一個個值得銘記的故事。
習(xí)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蹦菚r,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帶領(lǐng)職工踐行著“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光榮使命。如今,我們也將接過父輩們的旗幟,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繼續(xù)弘揚“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
(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劉剛)
讀了這些特寫,父親的背影又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父親的話語又在我的耳邊回響。作為女兒,對于父親是依戀的,他的一言一行一直影響著我。父親是一名石油工人,那時他在工作中也是一個“拼命三郎”,在我的記憶里,他很長時間才回家一次。后來,我知道他在井隊,只有一口井完井了他才能回家休息。因為技術(shù)過硬,遇到急難險重的工作,他總是沖鋒在前,后來在一次搶險中他傷了腰,那時年輕,再加上現(xiàn)場人員緊缺,他沒等腰傷好徹底就再次去了現(xiàn)場?,F(xiàn)在他退休了,遇到變天或是提點重東西,腰就會不舒服。但是,每每家庭聚會,說起當年工作的故事,他的眼里還是閃爍著光,我知道那是屬于他們老一輩石油人無悔的青春。
(采油一廠 趙玥)
“公家分配我干啥,我就干啥,我就知道,要干好本職”,馬守錢樸實的語言,深刻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本職工作,聽則簡單,貴在于精。作為新時代石油青年,我們應(yīng)秉承愛國敬業(yè)、精益求精、不斷創(chuàng)新、不忘初心的品質(zhì),做好自己人生的工匠。
(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韓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