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是一年春來到。最近一段時間,本報記者在城郊的多個公園、濕地的水面拍攝到了多類途經我市的候鳥,它們中有一部分稍待休整后就會離開,有的則會逗留在我市。直到今春遷徙季結束,本報將不定期刊登這些途經我市的候鳥影像。
????在長期拍攝候鳥的記者眼里,它們有什么特點?怎樣才能辨別?請聽記者說。
????綠頭鴨
3月20日,市區(qū)南郊古海生態(tài)公園,一對雌雄綠頭鴨在冰上休息。
????記者說:
????綠頭鴨是眾多野鴨中最容易辨別的候鳥之一,它的雄鳥頭頸呈現綠色金屬光澤,頸部有一圈白色圓環(huán),非常搶眼。雌鳥的體型略小,全身都是灰黑色。
????綠頭鴨和大多數野鴨一樣,膽子特別小,警惕性也特別高,與人類安全距離通常在40米開外。一旦察覺到異響及有人靠近,它們就會急速飛離至蘆葦蕩深處或更遠的水域。它們常常成群聚集且成群飛行,飛行速度特別快,瞬間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針尾鴨
3月22日,市區(qū)南郊古海生態(tài)公園,幾只針尾鴨在湖面上空急飛。
????記者說:
????針尾鴨遍及東北、華北地區(qū),種群數量豐富,屬于“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或者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在新疆西北部雖然有繁殖記錄,但是并不常見,這是我多年來首次拍攝到。
????與其他野鴨一樣,它們警惕性極高、與人類安全距離很大,遇到異響就會急速飛離。針尾鴨的特征非常明顯——雄鳥的頸側有白色縱帶延伸到腹部,正中有一對尾羽特別長,看上去像針一樣。
????漁鷗
3月22日,市區(qū)南郊古海生態(tài)公園,一只漁鷗在冰面上佇立。
????記者說:
????各種海鷗中,最難辨別的當屬漁鷗、棕頭鷗和紅嘴鷗了。這幾類鷗鳥在冬天和夏天的羽毛顏色會發(fā)生變化,尤其是頭部,往往先是黑頭,過幾個月就變成白頭了。
????漁鷗的外形與紅嘴鷗很相似,但是體型要大得多。漁鷗的鑒別方式有很多種,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它的嘴部,它嘴厚重且色彩繽紛。畫面上的這只漁鷗的嘴部就呈現出橘色、紅色、黑色、黃色四種色彩。
????大白鷺
3月20日,市區(qū)南郊古海生態(tài)公園,三只大白鷺身披“紗裙”佇立。
????記者說:
????大白鷺是克拉瑪依的“??汀保瑥某醮旱缴钋锒荚诖松?。這種鳥類是棲息我市個頭最大的候鳥之一。每年春秋兩個遷徙季,它們總是成群聚集,或三三兩兩、或形單影只,經過短暫休整后,它們中的大部分繼續(xù)遷徙,少部分會留在克拉瑪依生活。
????每年3月初春到10月深秋甚至到11月初冬,我市多處成片水域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尤其在古海生態(tài)公園、瑪依湖、鳳棲湖、金龍湖、艾里克湖、黃羊泉水庫水域居多。每到夏秋之交,它們還會來到克拉瑪依河東段覓食。
????灰雁
3月19日,烏爾禾區(qū)黃羊泉水庫下游的一處濕地,灰雁在蘆葦蕩冰面上飛翔。
????記者說:
????在克拉瑪依,能見到灰雁的時間一般是初春和深秋季節(jié)。在這兩個時間段里,它們常會途經我市,前往北方地區(qū)繁殖、南方地區(qū)越冬。
????灰雁的體型碩大、警惕性較高,只能通過超遠攝鏡頭才能拍到。每年春天,它們總是先于其他鳥類第一批抵達我市,在冰面或灘涂上補充體力、休整及等候同伴。遇到冰雪還未融化時,它們就會停在大田里棲息、覓食。等大部隊抵達后,它們就成群結隊地匆匆飛走。
????紅嘴鷗
3月22日,市區(qū)南郊古海生態(tài)公園,紅嘴鷗從水中捉魚。
????記者說:
????從市區(qū)的克拉瑪依河到市郊水域、從市區(qū)以南30多公里的瑪依湖到100多公里遠的艾里克湖,似乎到處都有紅嘴鷗的身影。它有時“單槍匹馬”、有時“隨隊出征”。紅嘴鷗是我見過的最大膽的捕魚獵手。它不吃大魚,也看不上格外迷你的魚,最鐘情的就是小魚。一旦發(fā)現小魚群,它們就爭先恐后地發(fā)起搶奪戰(zhàn)。它們的個頭雖小,膽子卻很大,不但敢從同伴嘴里奪食,還敢去比它個頭大兩倍以上的漁鷗、黃腳銀鷗口中搶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