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詩詞賞析
《再別康橋》是我國現(xiàn)代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禈?,即英國的劍橋大學(xué)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xué)于此。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國訪問,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思,融匯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里,也馳騁在詩人的想象之中。
詩人一開頭用3個“輕輕的”,寫作別母校的離別情緒,給人一種寧靜的氛圍,同時也把自己對康橋的纏綿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在詩人的心中康橋已經(jīng)被理想化、詩化了,詩人對那里的一草一木,無不包含著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榆蔭下的清泉、星光斑斕的夜色、沉默的夏蟲,無一不被理想化、詩化、人格化。
全詩的結(jié)構(gòu)韻律的獨特創(chuàng)新。全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四行,每行兩到三個節(jié)拍,節(jié)奏非常鮮明;每節(jié)二四行押韻,而且每節(jié)都自然換韻,讀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整齊中富于變化,使全詩充滿了錯落有致的美感。
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詩人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云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gòu)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xiàn)得真摯、濃郁、雋永。
本報全媒體記者 陳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