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在表面上的“勤學”注定是要受到摒棄的。要想切實幫助員工學到實用的知識,增強員工自我保護和應對突發(fā)狀況的能力,就要理論結合實踐,從“做”中學,有針對性地對生產過程中員工易發(fā)生的特殊情況及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培訓,如此一來,員工才能在生產實際中做到有的放矢、靶向發(fā)力
古人言:業(yè)精于勤荒于嬉。不管是生產還是生活、人生還是工作,勤則有成,懶則必敗。對于石油行業(yè),尤其是一線員工來說,“勤”字不可謂不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勤”不是一味地堆時間、嗑理論,同時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巧妙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輔之以“勤”,假以時日,才能起到“1+1>2”的效果,那時又何愁生產不安全、油氣不上產?
不可否認的是,要掌握任何一項技能,理論學習都是十分必要的。打牢夯實基礎的出發(fā)點無疑是好的,但為何現在很多行業(yè)的培訓效果往往與希冀背道而馳?筆者認為,原因在于這些行業(yè)常常是重理論、輕實操,更有甚者是只學理論、不重實操,久而久之,必然是好心辦壞事,費力不討好。
這種浮在表面上的“勤學”注定是要受到摒棄的。我們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切實幫助員工學到實用的知識,增強員工自我保護和應對突發(fā)狀況的能力,就要理論結合實踐,從“做”中學,有針對性地對生產過程中員工易發(fā)生的特殊情況及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培訓,如此一來,員工才能在生產實際中做到有的放矢、靶向發(fā)力。
新疆油田公司基層單位這種將安全培訓前移到班組、設備操作間的做法,無疑是對油田公司“實施素質提升‘賦能計劃’,強化精準培訓賦能,提升履職擔當能力”要求的生動實踐。這樣的“安全操作小課堂”方便靈活、針對性強、實用性好,范例又是員工每天都操作的設備,培訓內容接地氣,員工學習的勁頭也更足。試問,如此勤操苦練誰能不愛,效果又怎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