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所在班組的水處理設備液位總是那么充足,軟水水位又總能保持得那么高?”10月18日,一名同事問馬華華。
馬華華是重油開發(fā)公司供汽一聯合站五號供熱站的水處理員工。同站同崗位的同事發(fā)現他的工作效率高、質量好,特意來取經。直到馬華華將他日常工作的小筆記本拿出來時,這名同事才從中找到了答案。
馬華華的小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站區(qū)各臺水處理設備和不同制水組的制水量數據。這些數據就像是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設備的運行效率和處理能力。他通過對比不同設備和制水組的制水量,精準地判斷出哪些設備在高效運行,哪些設備則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或調整。這樣的數據支持,讓馬華華能夠及時發(fā)現問題、迅速采取措施,確保水質處理的穩(wěn)定性和高效性。
除了制水量數據,馬華華的小本子上還詳細記錄了當天的鹽濃度數據。鹽濃度是水質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直接影響著水處理的效果和成本。馬華華深知這一點,因此他總是密切關注鹽濃度的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處理工藝,確保水質達標。
更令這名同事驚訝的是,馬華華還會通過記錄其他數據來綜合驗證制水量的變化。比如,他會根據當天的來水硬度、進鹽時間、流量以及置換的壓力等參數,精確地掌控每一臺設備的制水量,從而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目的,不僅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還大大降低了處理成本。
馬華華詳細的數據記錄和認真分析揭示了水質變化的“奧秘”,也充分展示了他對水質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為設備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馬華華,你的這本‘秘籍’真是太實用了,讓我又長知識了?!瘪R華華的小筆記本解開了同事的謎團,也讓他頓感收獲滿滿,“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也要像他一樣,做個有心人,認真做好數據的記錄和分析,科學推動水質管理邁上新的臺階?!?/p>
馬華華在切換水處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