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振虎(新疆油田公司重油開發(fā)公司)
我喜歡走路,這個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
我出生在渭北高原的一個普通農(nóng)村。那個時候,村子里不通公路,沒有汽車,就連自行車村里面也沒有幾輛。無論是上學還是去縣城買東西,我們就憑著自己的兩條腿,走過泥濘,走過田野,走到想去的每一個地方。
過去走路是為了生活,東奔西跑的,走得很累。
現(xiàn)在走路是為了健康,為了生命,走得很輕快。
記得我小時候,鄰村放電影,村子里的年輕人聽了興奮得不得了,就早早相約,提前吃完晚飯,三五結伴出行,一路歡笑,印象深刻。現(xiàn)在回憶起來,其實路也沒有多長,也就二三公里左右,沒感覺有多累,聊天中一會兒就到。
有一次晚上去看電影回來,閑來無事,幾個小伙伴就相約到附近果園去看看,看有沒有成熟的果子摘來吃。其實也并不是為了吃,就是純粹為了好玩,有趣。為了不被大人發(fā)現(xiàn),幾個小家伙特意繞了一個大彎,多走了幾公里,跨橋過溝的也不覺著辛苦。結果剛到果園,就從果園里沖出來一條大黃狗,叫個不停。大家四散而逃,探果園這“偉大”的計劃就這么泡湯了。
回來的路上,大伙兒心有不甘,有人提議摘些柿子回去。那時的柿子是入不了我們的眼的,畢竟農(nóng)村的孩子都知道,剛摘下來的柿子是萬萬吃不得的,需要在一個溫暖的地方放上幾天,等苦澀味褪去后,才能食用。我們沒有地方藏柿子,也不敢拿回家,便找個松軟的地方給埋上,再做上千奇百怪的記號。有時小伙伴會忘記埋的地方,到處亂找,偶爾還有不少別的收獲呢。
說偏了,拉回正題,再說說走路的事。
剛上班那會兒,我們工作的地點就在現(xiàn)在重油九1區(qū)二號鍋爐房附近。有一天中午,天突然刮起大風,黃沙彌漫,沙子打在臉上生疼。到了下午四時多,肚子開始叫,我們幾個年輕人決定走回生活基地。我們頂風走不動,就后退著走。短短的幾公里距離走了三個多小時,這也是我走路走得最艱難的一次。
還有一次,是在重油J230井區(qū)開發(fā)初期,當時那里沒有路,大沙堆連著大沙堆,一望無際。我和同事到那里去采訪,坐車經(jīng)過一個沙堆的時候,車陷了進去。眼看天色暗了下來,我們心里著急得不得了,就爬上沙堆,看到不遠處有串燈光,在昏暗的黃昏里是那么的耀眼。我們就朝那里走了過去,腳下是軟綿的細沙,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難,好不容易走到跟前,原來是一個鉆井塔,轟鳴的鉆機聲在戈壁上傳得很遠。好心的師傅聽說我們的車陷進了沙堆,二話沒說,駕駛著拖鉆井的拖拉機把我們的車給拖了出來。千恩萬謝之后,我們感慨著“果真石油工人是一家”。
這是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
我們永遠在路上。這是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話,我也是從今年開始,邁開了久違的步伐,行走在寬闊的馬路上。
沒有抱怨,沒有牢騷,只有一個信念,堅持走下去。
走路時的思索也是從今年開始的??粗h處的燈火,聽著斷斷續(xù)續(xù)的汽笛,心中沒有一絲雜念,一瞬間,感覺世界都是我的。
無論什么原因,路還是要走的,無論艱辛,還是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