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氣溫一天比一天低,農(nóng)歷新年就要到了??死斠赖氖彝獗煅┑兀钸m合一家人團聚,人們宅在溫暖的屋子里談天說地,貼著玻璃觀看窗外飄落的雪花。這些年總是聽身邊的同事朋友感慨:現(xiàn)在春節(jié)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也許是時代的發(fā)展變遷,物是人非,也許是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拋下了步履遲緩的人們。現(xiàn)代人崇尚快文化,一切像風一般快速,流行不過一年半載,便如風刮過去似的沒有留下痕跡。對于傳統(tǒng)春節(jié)民俗,現(xiàn)代人邊走邊丟,保留下來的好像越來越少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春節(jié)是從臘月開始的??死斠赖亩镜嗡杀?,家家戶戶燒爐子,打火墻。一家人圍坐在爐灶旁談天說地,其樂融融。喝臘八粥、吃冬至餃子,然后清掃房屋,讓家里煥然一新。坐在整潔的屋子里,才有好心情準備年貨。鞭炮、糖果、花生、瓜子都是必備的,講究的人家還會購買餅干之類的點心。過年總要做一些面點,即使是廚藝最不好的人,這時候也會向鄰居們?nèi)〗?jīng),學習如何和面如何拌餡料,甜味的用芝麻花生白糖,咸味的加椒鹽香豆,一年只做一次,家家戶戶的廚房笑語喧嘩。
在我家,父母、哥哥和姐姐是主廚,小孩子們穿來穿去地品嘗剛出鍋的成品。那時候物質(zhì)匱乏,冬天交通不便,大雪阻擋了物資的運輸,只能天天吃白菜、土豆、胡蘿卜。人們每天都掐著指頭盼過年,因為在過年才能吃上一頓白菜肉餡的餃子,可以燉一大鍋羊肉。如果商店進了一批凍魚,人們會連夜在門口排隊,只為能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那時候身上的新衣服都是家人親手做的,離春節(jié)還有一個月,就去商店扯上幾米布料,然后裁剪、踩縫紉機,沒幾天就變成一件衣服。那時的父母動手能力超強,不僅會做飯炒菜、蒸饃饃包餃子,還會蓋房子、打家具、做衣服,真稱得上是十項全能。除夕是過年的高潮,父母寫好了春聯(lián)貼在大門兩邊和門楣上,為逝去的親人燒紙,在桌上多擺一雙筷子,除夕這天是一家人精神意義上的團聚。一切準備就緒,放鞭炮吃團圓飯,看電視春晚,將春節(jié)的序幕徐徐拉開。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過年熱火朝天的氣氛似乎變淡了,春節(jié)是年輕人聚會的時間,外出讀書工作了一年的人們回到父母家。過年不再和勞累劃等號,科技將人們從繁重的家務中解救出來,打掃衛(wèi)生可以請家政公司,年貨可以從超市或者網(wǎng)上直接采購到家,衣服早就不用做了,各種琳瑯滿目的品牌隨便挑選。春節(jié)真正回歸到它最初的功能:一家人圍坐桌旁,暢談一年來的收獲和感受,享受天倫之樂。到飯館預訂年夜飯或在餐館酒店吃年夜飯成了新年俗,每個飯館都高朋滿座,歡度一年中最為輕松愜意的時光。過年告別了勞碌辛苦,春晚也不再是除夕的必備節(jié)目,人們有了更多的娛樂選擇。
童年時為什么覺得年味兒濃重,大概是因為家庭里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過年的每一樣食物、每一件衣服都是親手制作,所以在除夕的夜晚才感覺到無比的快樂和幸?!,F(xiàn)代人的每一樣年貨都能在超市買到,連過年一定要包的餃子也有速凍餃子可以代替,因為沒有親身參與其中,幸福感就沒有那么強烈,也不會像過去倍加珍惜。隨著年齡一天天增長,漸漸長大成人,成為家庭的主心骨,上有老,下有小,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無憂無慮地過節(jié)了。
春節(jié)越來越近了,超市貨架上擺滿了年貨,有春聯(lián)、中國結、福字,也有大紅色的春節(jié)掛飾,離結束營業(yè)還有一個多小時,顧客們?nèi)匀晃跷跞寥粒鞑幌?。徜徉其中,受到這種節(jié)日氣氛的感染,我覺得年味兒并沒有變淡,它已經(jīng)深深地刻入到我們的精神DNA里,只要接近這個時間點,它就會在內(nèi)心深處復活,驅(qū)動我們重復那些數(shù)千年的儀式,打掃房屋、買年貨、寫春聯(lián)、包餃子、放鞭炮、吃年夜飯,在一年又一年中揮別舊歲,迎來充滿希望的農(nóng)歷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