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紫禾(澤福社區(qū))
“當你放假第一天回家,你會看見熱情的老媽,‘兒子閨女親一個,想吃啥’讓你誤以為自己很偉大;當你放假第三天在家,你會看見平靜的老媽,‘把毯子給我拿來,再把碗給我刷了,想要吃啥,去問你老爸’……”這是近期在“抖音”上很“火”的內容,因過于“真實”,吸引了不少網(wǎng)友們轉發(fā)。而在父母家17天的我,也像這段內容中說的一樣,沒少被母親,“嫌棄”。
一天早晨,我正準備吃早飯,母親卻讓我先上秤。我稱完體重后,母親說:“你可以吃飯了?!彪S后又瞅了我一眼,接著說:“原來你沒化妝,化完妝可能就超重吃不了飯了?!?/p>
在“宅”家的日子里,微信朋友圈“美食大賽”不斷推陳出新,母親也參與其中。
涼皮是她計劃學習的第一道美食。只見外婆與母親開始著手準備——和面、醒面、洗面筋、醒面糊……醒面糊時母親還在微信群中說道:“不成功就是工具不到位,要是有原來專門蒸涼皮的籠屜就好了”。而父親則默默走進廚房,不知從哪兒翻出母親口中的籠屜,這讓母親哭笑不得,父親卻絲毫沒有意識到他把母親做涼皮失敗的唯一借口給消除了。幸好涼皮還算成功,不然父親也有可能遭到母親“嫌棄”。
“宅”在家中,難免向往“詩與遠方”,卻更享受囿于廚房與愛的時光。父親做飯向來細致,總要花大把時間處理每個細節(jié),所以父親做的飯是“和隋之珍”,以往不到生病住院的情景,家人很難吃得上父親做的飯。而這些天來,父親一連幾天做飯,讓母親從受寵若驚到開始焦慮。父親笑著寬慰:“我平時太忙了,沒有時間做飯?,F(xiàn)在趁著有空,我要多給家人做幾頓美食?!薄?/p>
我認為,“宅”家的生活過得踏實,不僅來自于心理上的自我調節(jié),還來自于對黨和國家能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心,更來自于社區(qū)關愛聯(lián)絡員、醫(yī)務工作者、警務人員等抗疫一線的“戰(zhàn)士”們,來自于他們不辭勞苦、不遺余力、不勝枚舉的付出。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腳步停下了,也可以給心靈一些平靜。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到不議論、不爭論,不傳播負面情緒和消息,享受獨處的美好,珍惜共處的難得,記錄和分享這些天的快樂和感動。畢竟,2020年的春天已到,畢竟,春花一定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