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張學平
????醫(yī)齡:24年
????畢業(yè)院校:寧夏醫(yī)科大學臨床檢驗專業(yè)
????職務:市中心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副主任
????職稱:副主任技師
????擅長:疑難檢驗報告的分析、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應用,對實驗室質量控制與評價有較深入的研究,包括質量控制、室間質量評價、方法學評價、性能驗證等。
????“不一樣”的腰痛
????●乳腺癌手術一年后,她出現了腰痛癥狀,一直當做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 ●經過SPECT/CT檢查,她被確診為乳腺癌腰椎和顱骨兩處轉移,及時接受了治療
????孫女士家住塔城市,2017年,她被診斷為乳腺癌。在當地做了乳腺癌手術后,孫女士恢復得比較理想。
????2018年下半年,孫女士出現了腰痛的癥狀。因為此前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她并沒有把腰痛當回事,只是按照常規(guī)方式治療。
????治療一段時間后,孫女士腰痛的癥狀仍然沒有緩解,便來到當地醫(yī)院骨科就診。通過X射線檢查,醫(yī)生沒有發(fā)現可疑的病灶,認為孫女士腰痛的主要原因和腰椎間盤突出癥有關。
????半年過去了,孫女士腰痛的癥狀越來越劇烈,經常疼得夜不能寐。今年年初,在朋友建議下,她來到市中心醫(yī)院骨科就診。
????市中心醫(yī)院骨科醫(yī)生和血液腫瘤科的醫(yī)生結合孫女士的病史和目前出現的癥狀,建議她到核醫(yī)學科做一個SPECT/CT檢查。
????對此,孫女士感到不解:“X線、CT等該做的檢查我都做了,怎么還要做檢查,這個檢查有什么不一樣嗎?”
????面對病人的疑惑,市中心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副主任張學平耐心地解釋說:“你患過乳腺癌,乳腺癌為親骨性惡性腫瘤,有可能會發(fā)生骨骼轉移,如果是早期轉移,X射線和CT檢查只能看到腰部的解剖結構的情況,而SPECT/CT除了解剖結構外還可以看到組織細胞的活性和功能,你的腰痛有可能是腫瘤轉移到腰部的早期表現,而SPECT/CT檢查有助于發(fā)現是否發(fā)生了腫瘤的骨骼轉移?!?/p>
????聽完張學平的解釋,孫女士做了SPECT/CT檢查。
????結合病史和檢查結果,張學平發(fā)現,孫女士先前的乳腺癌發(fā)生了腰椎和顱骨的兩處轉移,腫瘤細胞使腰椎骨產生溶骨性變化,這才是導致孫女士長期腰痛的真正原因。
????病因明確后,孫女士立即接受了放化療,及時遏制了病情發(fā)生進一步惡化。
????SPECT/CT可檢查多種疾病
????●SPECT/CT檢查將SPECT的功能影像與CT的豐富解剖細節(jié)進行了充分結合,實現了1+1>2的檢查效果
????●除了全身骨骼顯像,該檢查在腎功能和分腎功能檢查,心梗后存活心肌的判斷,甲狀腺檢查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
????“如果沒有早期查出腫瘤骨轉移,孫女士將面臨更多麻煩。”張學平說,我國最常見的肺癌、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癌和男性易患的前列腺癌都是親骨性腫瘤,也就是說易發(fā)生骨骼轉移,轉移的部位主要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顱骨、股骨等。根據病情的不同,癌癥中晚期患者經常在兩三年內發(fā)生腫瘤轉移。
????“早期腫瘤轉移不易發(fā)現,特別是像孫女士這樣轉移到腰椎,又合并腰部舊疾的情況,非常容易被忽視。患者就診時往往已經腰痛難耐,但此時骨骼已經遭到嚴重破壞,不利于下一步治療?!睆垖W平說。
????另外,腫瘤骨轉移會導致骨質破壞,患者更容易出現骨盆、椎骨、股骨的骨折。特別是骨盆、椎骨的骨折會導致患者長期臥床,伴隨而來的則是免疫功能下降、全身骨密度降低,容易出現感染、骨質疏松等癥狀,使病情進一步惡化,為下一步治療帶來困難。
????張學平說,在腫瘤骨轉移早期,因還沒有出現結構性改變,運用傳統(tǒng)的檢查設備如X射線、CT等不易發(fā)現病灶。臨床數據顯示,早期腫瘤骨轉移,X射線的檢出率僅為20%—30%,CT為40%左右,而SPECT/CT則為70%左右,SPECT/CT可提前3個月到半年發(fā)現腫瘤的骨轉移,為治療爭取了更多寶貴的時間。
????那么,這個“神奇”的SPECT/CT到底是什么呢?
????張學平介紹說,SPECT影像檢查,是將放射性同位素標志藥品注射到人體內,利用同位素在不同臟器或組織中被特定細胞攝取、排泌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其病變良惡性質的“功能性”醫(yī)學影像檢查;而CT檢查是用X線束對人體某部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線,再經計算機處理得到人體解剖結構圖像的一種檢查。
????“如果將人體某部位比作一塊面包,面包中混有一小塊糖,那么CT檢查就像是把面包切成片來檢查,可獲得斷層解剖圖像,能看到那個塊狀物;而SPECT檢查則能發(fā)現那個塊狀物是不是甜的,獲得的是病灶的功能圖像?!睆垖W平解釋說,SPECT/CT檢查首次將SPECT的功能影像與多層診斷CT的豐富解剖細節(jié)進行了充分結合,可對病變部位的位置、大小、性質和范圍做出更準確的判斷,既可以了解病變的功能狀態(tài),又可以確定病變的部位,結合了SPECT和CT的雙重優(yōu)勢,使兩種影像檢查“強強聯合”,實現了1+1>2的檢查效果,可以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診療依據。
????市中心醫(yī)院于2011年底引進SPECT/CT,截至目前,除烏魯木齊以外,北疆地區(qū)僅有兩臺該類設備。
????張學平說,在臨床上,SPECT/CT最主要的功能是全身骨骼顯像。全身骨顯像主要應用于轉移性骨腫瘤的早期診斷、原發(fā)性骨惡性腫瘤的診斷、良性骨腫瘤的診斷、骨代謝疾病的診斷等。孫女士做檢查及時發(fā)現了腫瘤骨轉移,正是SPECT/CT在腫瘤診療方面的應用特點。
????除了全身骨骼顯像,SPECT/CT在腎功能和分腎功能檢查,心梗后存活心肌的判斷,甲狀腺、肝臟功能、胃腸道出血檢查等方面具也有特殊優(yōu)勢。
????在診斷腎功能方面,傳統(tǒng)的檢查方法是進行血液學檢查,通過尿素、肌酐檢查和肌酐清除率計算來評估,且肌酐清除率的計算容易受到飲食、尿液留取等因素的影響,腎單位破壞往往在60%以上才會顯示出異常,無法對腎功能的變化進行早期診斷。與這些檢查相比,SPECT/CT能根據腎臟本身血液灌注和腎臟濾過變化進行腎功能評估,不但能通過腎對腎小球濾過率進行量化,還能顯示每個腎的功能變化,對腎功能評判更加敏感、準確,便于對腎臟疾病進行早期診斷,也便于治療中及時調整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