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查出多發(fā)性息肉的市民劉先生陷入了糾結:到底是保守治療,還是開刀手術?
????他的“醫(yī)生朋友”馬尚智給他說的一番掏心窩的話,不僅幫他下定了決心,還讓他收獲了一份特別的幸運。
????做出正確抉擇
????自從聽說了鄰居患腸癌的消息后,55歲的劉先生也沉不住氣了,趕緊到市中心醫(yī)院預約了腸鏡檢查。
????腸鏡顯示,劉先生的盲腸和結腸多發(fā)息肉,病理診斷結果為:盲腸腺瘤性息肉,局部腺體低級別上皮內瘤變。
????醫(yī)生告訴他:腺瘤性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病理提示局部腺體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存在癌變風險,需要切除息肉,可以考慮腸鏡下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
????可是,劉先生的息肉位置不佳,位于闌尾開口旁,且切除過程中局部注射生理鹽水抬舉不良,腸鏡下無法切除息肉,多學科討論后,推薦他到普外科治療。
????不能用內鏡下的微創(chuàng)療法解決,劉先生只剩兩條路可走——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切除。
????保守治療,也就是采取藥物等方式治療,定期復查。這種方式對于部分患者效果顯著,但并非劉先生的最佳選擇。
????外科手術治療,則需要切除回盲部,以便徹底消除腫瘤隱患。雖然目前市中心醫(yī)院普外科已經能夠常規(guī)開展微創(chuàng)手術,在腹腔鏡下進行病變腸管的切除與吻合,手術創(chuàng)傷較之前明顯減輕,住院時間也由原來的10天縮短至5天左右,但是,這畢竟是個要切除部分腸管的手術。
????劉先生糾結不已:目前的檢查結果沒有提示癌變,真的有必要去“挨一刀”嗎?可是萬一病理檢查取的標本組織比較淺表,沒有取到真正的病變組織,那么病灶只會不斷長大,后患無窮,到底怎樣抉擇才是明智之舉?
????由于兒女都在外地,能給劉先生出謀劃策的人很少。劉先生躺在普外科的病床上,寢食難安。
????“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選擇?”在普外科住院思考了3天后,劉先生仍然沒有主意。2019年11月1日晚,普外科醫(yī)生馬尚智來查房時,他拋出了自己的疑問:“醫(yī)生,你給我說句掏心窩的話吧!”
????馬尚智了解了劉先生的苦惱后,為他申請了多學科會診,召集各專業(yè)的專家進行討論,為了劉先生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將專家的意見告知劉先生:“這些息肉就如同‘定時炸彈’,帶在身上終究是危險的。雖然現在受點罪,但是以后都不需要過分擔心了?!?/p>
????聽了馬尚智真誠的建議,思考一夜后,劉先生做出了決定:接受外科手術。
????收獲“醫(yī)生朋友”
????2019年11月4日,市中心醫(yī)院普外科主任刁紅亮和馬尚智共同為他進行了腹腔鏡下回盲部切除術。手術非常順利,術后病理結果也屬于癌前病變。一周后,劉先生出院了。
????出院后的劉先生神清氣爽,沒了令人煩心的“定時炸彈”,他的身心狀態(tài)越來越好。劉先生倍感幸運,將自己的收獲和感悟告訴了哥哥,希望哥哥也到醫(yī)院做一套腸鏡檢查。
????然而,讓劉先生一家人沒想到的是,劉先生的哥哥腸鏡檢查結果為腸癌。
????對于這一結果,劉先生既難過又后悔——如果他的健康意識再強一些,早點帶哥哥來做檢查,也許就能及時發(fā)現癌變。經過醫(yī)生的講解,劉先生終于明白,原來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這件事讓劉先生痛定思痛,謹遵醫(yī)囑,定期復查。2020年9月,市中心醫(yī)院開始推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作為劉先生的主診醫(yī)師,馬尚智向劉先生發(fā)出了加入健康管理的邀請。
????“能有專業(yè)的醫(yī)生幫助我和家人管理健康,這么好的事兒,我當然要加入!”此前的就診經歷,讓他對馬尚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他爽快地接受了馬尚智的邀請,成為首批加入市中心醫(yī)院“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患者。
????這一年多的就診經歷也讓劉先生越發(fā)意識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他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有了馬尚智這個醫(yī)術精湛、待人真誠的“醫(yī)生朋友”,在今后的漫漫人生旅途中,他可以少一些“糾結”,多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