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幼兒園二園與第一小學西南校區(qū)聯(lián)合開展的幼小銜接系列活動中,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開心地在學校操場中奔跑。圖片由中心幼兒園提供
5月26日,南林幼兒園幼兒前往第十五小學開展了參觀活動。在體驗課堂中,孩子們整齊地舉手回答問題。圖片由南林幼兒園提供
6月9日至6月10日,紅旗幼兒園大班幼兒走進第五小學開展體驗一日小學生活動,活動中,孩子們參與了豐富多彩的社團課。圖片由第五小學提供
????●核心理念????幼小銜接不等于小學化,不能簡單地將幼小銜接理解為“知識經驗的銜接”。幼小科學銜接,其核心是讓相關年齡段的幼兒有效地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
????●做法和經驗
????幼兒園階段:
????各幼兒園以班本課程活動推進幼小銜接工作,圍繞身心、生活、社會、學習4個方面開展準備工作,秉承“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堅持理解和尊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把入學準備教育目標和內容要求融入幼兒園游戲活動和一日生活。
????小學階段:
????一年級上學期被設置為入學適應期,將入學適應教育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克拉瑪依區(qū)小學開學后前兩周將打破學科壁壘,課程設定為過渡性活動課程,探索實施全學科融合銜接教育,強化兒童的探究性、體驗式學習,給幼升小兒童更多時間和空間過渡。
????●成績和效果????
????2021年9月,克拉瑪依區(qū)被確定為自治區(qū)幼小科學銜接試點區(qū),南湖幼兒園、南湖小學被確定為自治區(qū)幼小銜接試點園校。目前,我市共有紅旗幼兒園、南湖幼兒園、第五小學等26個市級幼小科學銜接試點園校。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們面臨的第一個成長過渡期。幼兒園和小學的科學銜接,是孩子們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工作的基礎。
????為積極推動幼小科學銜接工作,我市出臺制定了配套的幼小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并開展了幼小科學有效銜接專項行動,將幼小銜接推向縱深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9月,克拉瑪依區(qū)被確定為自治區(qū)幼小科學銜接試點區(qū),南湖幼兒園、南湖小學被確定為自治區(qū)幼小銜接試點園校。目前,我市共有紅旗幼兒園、南湖幼兒園、第五小學等26個市級幼小科學銜接試點園校。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幼小科學銜接?幼小銜接到底在“接”什么,如何“接”?我市教育系統(tǒng)在幼小科學銜接工作中做了哪些嘗試,取得了哪些進展?對于幼小銜接工作,家長還有哪些困惑?
????近日,本報全媒體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幼小銜接究竟是什么
????“幼小銜接不等于小學化,不能簡單地將幼小銜接理解為‘知識經驗的銜接’。幼小科學銜接,其核心是讓相關年齡段的幼兒有效地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闭劶坝仔】茖W銜接工作時,克拉瑪依區(qū)路靜學前名師工作室負責人路靜深有感觸。路靜和工作室成員承擔著克拉瑪依區(qū)幼小銜接的研究和推廣工作,她也見證了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園、學校舉措上的進步和家長觀念上的轉變。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幼兒園和小學存在著教育分離、銜接意識薄弱、過度重視知識準備、銜接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這些問題給兒童和家長造成了不少困擾,很多家長也因此產生了‘教育焦慮’?!甭缝o說。
????成功的幼小銜接不是小學知識的提前傳授,也不是小學教育模式的超前進行,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學習習慣、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規(guī)則意識等才是支持孩子在小學生活學習的關鍵所在,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絕非一日之功,這也正是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
????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對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有效銜接提出了明確要求和重要的舉措。
????“從《意見》中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出,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使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僅僅依靠幼兒園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發(fā)揮社會、校園、家庭三方的積極性,共同做好這項工作?!甭缝o說。
????幼兒園要怎么“銜”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不少家長仍然對幼小科學銜接工作存在疑惑,幼兒園對孩子的入學準備教育到底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只是在孩子升入大班后才開始這一工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克拉瑪依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2021年9月,克拉瑪依區(qū)被確定為自治區(qū)幼小科學銜接試點區(qū),如今,克拉瑪依區(qū)各幼兒園、小學已經逐漸實現主體聯(lián)合無縫、銜接教育無痕、兒童成長可期、未來發(fā)展有盼的良好幼小科學銜接生態(tài),并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幼小科學銜接經驗。
????“幼小科學銜接,要做到‘銜有溫,接有度’。幼小銜接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項工作從孩子剛進幼兒園后就開始了。在各類幼小科學銜接活動背后,浸潤的是各幼兒園長期以來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和良好心理準備的培育?!笨死斠绤^(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自治區(qū)幼小科學銜接試點區(qū),克拉瑪依區(qū)以園、校為本,開展了科學有效銜接工作,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心兩翼三融合”的有效銜接模式,即以兒童為核心,以“課程+游戲”為兩翼,以“同課異構、幼小聯(lián)合教研、家園校多主題教研”三融合模式,形成了“科學準備、全面準備、合理準備”為藍本的幼小科學銜接行動路徑。
????各幼兒園以班本課程活動推進幼小銜接工作,圍繞身心、生活、社會、學習4個方面,面向幼兒開展入學準備工作,秉承“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堅持理解和尊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把入學準備教育目標和內容要求融入幼兒園游戲活動和一日生活。
????以我市南湖幼兒園為例,幼小科學銜接工作根據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4方面進行了細化。
????生活能力培養(yǎng)方面,該幼兒園圍繞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安全防護能力、參與勞動能力為目標,開展了相應活動。
????其中,“自理能力大比拼”“收放玩具”等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大手牽小手,成長樂悠悠”服務周活動有助于幼兒做好入學后學習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學習雷鋒好榜樣”主題活動充分融入勞動教育課程,幫助幼兒獲得更全面的發(fā)展。
????社會準備方面,該幼兒園基于兒童視角,以戶外自主游戲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激發(fā)了他們對成長的期待和向往。例如,幼兒園園本特色課程“職業(yè)體驗游戲”不僅能幫助幼兒感受不同職業(yè)的價值,也為幼兒進行社會交往提供了平臺。
????“南湖幼兒園的做法是各幼兒園積極開展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的一個典型縮影。如今,各個幼兒園都能根據自身特色,開展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笨死斠绤^(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例如,有的幼兒園開展了“入學初體驗”主題活動,通過“暢想小學生活”“哥哥姐姐來了”“ 特別的參觀”等活動,讓幼兒切身體驗和感受幼兒園和小學的差異,從而更好地進行心理轉換;有的幼兒園積極開展幼兒書寫能力培養(yǎng),通過感知、圖畫、涂寫,模擬運用文字或符號等形式,鼓勵幼兒用圖形和文字向周圍的人傳遞信息、表達感情;有的幼兒園以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為目的,圍繞“愛讀書”“會思考”“善表達”3個基點開展閱讀活動,鼓勵幼兒堅持閱讀繪本,從而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促進幼兒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小學應該如何“接”
????在采訪中,還有的家長對孩子升入小學后的學習生活充滿焦慮。“上了一年級后,孩子如何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孩子每天在幼兒園玩樂,進入小學后能坐得住,能專心聽課嗎?”
????對此,克拉瑪依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作出了解答。
????小學階段,一年級上學期被設置為入學適應期,將入學適應教育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克拉瑪依區(qū)小學開學后前兩周將打破學科壁壘,課程設定為過渡性活動課程,探索實施全學科融合銜接教育,強化兒童的探究性、體驗式學習,給幼升小兒童更多時間和空間過渡。同時,克拉瑪依區(qū)各小學會立足低段學生兒童認知心理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索優(yōu)化一、二年級學生學業(yè)評價方式和評價手段。
????為保障幼小銜接工作更貼近兒童實際水平,克拉瑪依區(qū)教育局將每年的6月份和9月份分別設定為小學教師入園參觀月、幼兒園教師入學追蹤月。針對幼兒入學適應階段出現的典型問題,明確應從時間觀念養(yǎng)成、傾聽與表達能力培養(yǎng)、專注力、自主意識形成等方面進行有意識引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此外,各小學、幼兒園積極配合,請一年級學生跟幼兒園大班孩子交流入校感受以及體驗,幫助幼兒消除入學焦慮從而順利進入小學。
????幼小科學銜接需三方努力
????在幼升小過程中,一些家長過度重視知識準備,由此產生了“教育焦慮”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這正如路靜所說,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需要社會、校園、家庭三方共同努力。
????克拉瑪依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強對小學、幼兒園辦學行為的督導檢查也是幼小科學銜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克拉瑪依區(qū)通過校園內自檢自查、校園責任督學隨訪督導、教育局業(yè)務部門隨機抽查等方式,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在“雙減”背景下,克拉瑪依區(qū)在全區(qū)范圍內開展了校外培訓治理專項行動,有效糾正和治理了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學科類(含外語)培訓、強化知識技能培訓等違規(guī)行為。
????同時,各幼兒園教師也加強了與家長的專業(yè)溝通,幫助家長進一步明確學齡前兒童成長的重要關注點,協(xié)助家長做好科學銜接的心理建設,引領著孩子平緩過渡到新的教育與學習環(huán)境。
????克拉瑪依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做好科學幼小銜接工作,也需要父母先做好身心的應對準備,抓住孩子成長經歷中的每一個敏感期、關鍵期,耐心傾聽與關注、用心陪伴與守護、積極支持與協(xié)助,在孩子即將進入小學的階段,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因素,多陪伴、多鼓勵,為孩子搭建好通往小學生活的橋梁,讓孩子們自信勇敢地奔向小學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