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夢婷
????隨著互聯(lián)網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正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便利。二維碼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掃碼加好友、掃碼支付、掃碼關注、掃碼點餐……掃碼,不僅使操作變得更加便捷,也讓人力成本得到有效節(jié)約。
????但在享受這種便利的過程中,許多人發(fā)現(xiàn),在一些場所,“掃碼”成了唯一選項,比如掃碼點餐。
????對餐飲企業(yè)來說,推行掃碼點餐,能夠讓本就緊張的人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消費者也可以慢慢挑選自己喜歡的菜品,心理上會更加自如。
????然而,一些餐飲企業(yè)為了節(jié)約人力成本,讓掃碼點餐成為店內的唯一點餐方式,這反而給不少消費者帶來了不便。
????在消費過程中,很多消費者都存有或多或少的疑問,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招呼身邊的服務人員進行詢問,但當掃碼點餐成為“單選”,很多消費者發(fā)現(xiàn),舉目四望,居然難以在店內找到一名服務人員。
????另外,自智能手機興起,關于“適老化”的問題就一直被社會關注。很多老年人不會或者不熟悉操作智能手機,甚至會出現(xiàn)“望智能生畏”的心理,而當智能化的消費成為唯一選項,無疑是間接將這部分消費者拒之門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些不便,部分餐飲企業(yè)還將掃碼點餐和關注公眾號相捆綁,消費者點菜必須先關注形形色色的微信公眾號,依托平臺才能下單菜品,與之密切相關的,是個人信息的泄露。
????今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于實現(xiàn)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而點餐先關注公眾號,隨之而來的往往是獲取消費者的昵稱、頭像等信息,僅是實現(xiàn)點餐這一目的,顯然不需要獲取這些內容。
????好在,這一情況已經得到了重視。今年3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文指出,“掃碼點餐”不應成為“單選題”,要警惕“消費便利”變成“消費煩惱”;5月,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lián)合相關單位推出全國首個關于掃碼消費的行業(yè)自律承諾,提出“商家不得強制讓消費者掃碼消費,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消費者關注商家公眾號”。如今,騰訊方面也開始出手整治,在開發(fā)者自查整改之后,平臺檢查中發(fā)現(xiàn)公眾號違規(guī),將被限制使用二維碼打開。
????商家經營,如不考慮消費者的體驗和感受,勢必會被消費者淘汰?!皰叽a”,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合理利用,它便能讓經營者和消費者雙雙獲利;而當它成為唯一選項,就可能造成對消費者權利的侵犯,也勢必會影響經營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