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夢婷
????《論語·鄉(xiāng)黨第十》中提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痹诰嚯x今天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了這樣的飲食觀點。
????在歷史洪流中,傳統(tǒng)飲食的烹飪方法、國人的飲食習慣、傳統(tǒng)飲食文化都在一次次碰撞與糅合中發(fā)生改變,但回顧過去,對于吃,先人早已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許多飽含智慧的理念——比如“不時不食”,分餐制、節(jié)約飲食等。
????其中,健康飲食的觀點,對于今天仍具有意義。
????最近一項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顯示,每6個半人中,就有1人因吃致病。
????也有綜藝節(jié)目談到,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類大多數地區(qū)結束了糧食危機,但90年代開始,新一輪的食品危機又悄然而至——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有礙健康的食品,正在慢慢侵蝕我們和下一代。
????在大多數國家,因飲食不當產生的肥胖比例和患糖尿病的人口數量都在上升,從前所謂的“富貴病”正變得越來越常見。
????這警示我們,關注飲食健康,認真對待一日三餐極有必要。
????影響飲食健康最直接的因素就是食客的主觀選擇。如今,快餐、西餐、預制菜紛紛涌入國人餐飲市場,大家的就餐形式除了堂食,常見的還有打包、外賣。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越來越多人傾向于選擇做得快、送得快、吃得快的食物,有人認為,只要不餓肚子,就是“認真吃飯”。而長期吃飯不規(guī)律、選擇不健康食品,也為個人健康埋下了隱患。
????為了減少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多人正在擁抱健康飲食。據第一財經發(fā)布的《2020新健康消費趨勢大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疫情之下,關于健康的話題反復被提及,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健康需求不斷細化。其中,飲食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升級,83%的消費者主動調整飲食預防疾病。
????消費者主觀選擇的改變,是追求健康路上邁出的一大步。面對形形色色的健康宣教和養(yǎng)生之道,機構、市場也必須積極介入,引導消費者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
????一些健康機構可以通過健康講座、營養(yǎng)講座等形式,向百姓普及健康飲食的相關知識,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而作為餐飲企業(yè),除了把好食物安全關,還要推出符合消費者健康需求的菜品,不一味地使用“重口味”吸引消費者,而是通過發(fā)揮廚師的主觀能動性,讓健康、天然的菜品俘獲消費者的心。
????健康飲食,關乎個人身心狀態(tài)和長遠發(fā)展,健康飲食的趨勢,也給餐飲企業(yè)帶來了挑戰(zhàn)和機遇。改變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健康飲食方面一定會不斷取得進展和成效。